林星死裏逃身,癱倒在地。回想一切晃如做夢,不可思議。
“當——”,忽然有鍾聲輕響,接著梵音又起,似遙不可及的天邊遠處傳來,若不留心,則模糊不清,但若用神,則字字清晰,無有遺留,悠悠揚揚,同時檀香隱隱,沁人心扉。
在這鍾聲梵音中,周圍的環境也隨之變化。不知哪裏冒出來的一層霧氣布滿山穀之間,隨著鍾聲不停的變幻。
鍾聲響了百零八下後終於停了,梵音也剛好結束,隻留下淡淡的檀香還在空氣中蔓延。此時的石崖已經完全變了樣子。
原來的哪個突起在半山腰的數丈崖台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極為廣闊的平台,原來那個通往山崖上的石洞,也變成一個階梯,一直通往平台。
層層雲霧退卻之後露出一個極為高大的洞府,洞門高約兩丈寬長許,石頭做的洞門緊閉,洞門上方刻著三個古篆大字“山中寺”。
難道是自己眼花了?林星懵懵曈曈的看著周圍的變化。這個還是自己所在那個沒有出路的山穀嗎?
“叮—”的一聲馨響,“吱呀呀”那洞門竟然自動打開。
“啊彌陀佛,開門迎山客,佛渡有緣人。”洞口金光一閃,冒出一位手持禪杖,氣質雍容爾雅,身材魁梧威猛,須眉俱白的老僧,單掌問訊:“施主有緣到此,不妨山中一敘。
林星迷迷糊糊的沿著石階走上了平台,往寺門走去。
林星走近一看,洞門像是人工製就的兩扇石門,但是質地看上去又不像是石頭,似木以金,非石非玉,層層疊疊,竟看不出究竟有多少層次疊加而成,乍看不怎麼樣,仔細一看竟發出烏油油的豪光,隻站在邊上便可以感受到森森涼意。
入門便踏著數十層石級往下走。到了洞底,便見迎麵八根鍾乳凝成的石柱直撐洞頂,分兩行對麵排列,如同水晶柱一般通體透明。尤其難得的是,八根水晶柱都是大小勻圓,粗細如一,位置齊整。但是此處山洞中央卻無洞頂,從洞裏到山頂數十丈的高山後石好似被人從中掀去一塊,當中露出一塊方圓數米的大洞,感覺就像在一個大葫蘆裏。洞裏的布置就和普通寺廟一樣,有哼哈二將守在門後,左右還有四大天王,當中一座丹爐。迎著丹爐,是一個佛像,佛像下放著幾個蒲墊,隻是與眾不同的是雖然有佛像但是卻無供桌香爐。穿過水晶柱走幾步,又是大小粗細不等的百千根鍾乳,自頂下垂數十丈,凝成一座水晶屏,恰好將前後隔斷,隻兩旁留出大小如一,寬約三尺,高約八尺的門戶。由門中進去,裏麵竟有一個數十平米的一個水潭,水泡翻騰,顯然是內有泉眼,隻是那水不知道什麼原因一任泉眼水源不斷,但是那潭水始終不曾漫出。一座百玉橋短小雅致,橫臥水麵,另一頭有兩個石室。從洞頂到下麵,高有十餘丈。從洞頂射來的光亮,射在晶牆、晶屏、晶柱上麵,照得合洞光明,到處都是冰花幻彩,照眼生纈。光線穿過晶簾折射再映到水麵,水波粼粼,水光再反射回去,滿洞的光線都在跳動,真個是五光十色,物絢神迷。再加1ff8洞中石床、石幾之類似晶似玉,瑩滑朗潤,越顯得氣象莊嚴,寶光四射,明潔無塵,氣象萬千。
(快捷鍵←)[上一章][回目錄][下一章](快捷鍵→)
書簽收藏|投推薦票|打開書架|返回書目|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