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17歲那年的雨季
139 17歲那年的雨季
我出生的那一年,L城沒有現在這麼現代化。那時候的L城,還是一個安詳古樸、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我的父親是街上有名的混混,黑白二道都吃得開。說來也奇了,我爺爺抓了一輩子的壞人,卻因為常年沒有時間管自己的兒子,導致我父親在青春期的時候過於叛逆離家出走,從此走上了混混的道路。
那時候爺爺是局長,丟不起這個臉,索性就對外宣稱跟父親斷絕關係。於是父親就這麼在街上晃蕩開了,有一天,在某個高中門口攔了一個女生。
三年後,那個女生成了我的母親。
如果不是父親的突然出現,我的母親將會一路青雲直上,保送到清華,從此前程似錦。
但是父親出現了,出現的時候還是一個混混。他用混混的各種下三濫手腕,就這樣害得母親無書可讀,並且在萬般無奈的時候嫁給了他。因為那時候,母親的肚子裏有了我。
母親的家在L城的鄉下,家裏並不富裕。父親雖然家裏條件不錯,但是被爺爺趕出了家門,過得也是上頓不接下頓的日子。
他們有我的那一年,兩人都不過隻有21歲而已。那一年,父親剛剛學會了責任兩個字;那一年,父親剛剛有了好好疼惜一個女人的知覺;那一年,父親剛剛感受到身為人父的喜悅……結果,在一個月白風高的夜晚,他攔路行凶搶劫,就這樣鋃鐺入獄。
而那時候,正是母親快要臨盆之際。於是乎,我杯具了。還沒有出生,就已經成為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我的母親更杯具,她不僅要受盡流言蜚語,還得獨自承受一個人帶大我的艱辛。
從我一歲到17歲,沒受過什麼很大的苦。當然,沒有爹的孩子,心裏都苦的,特別是有些不懂事的小P孩指著你鼻子罵的時候,真的特想撿起地上的磚頭,一個個掄過去。
不過我沒有,媽媽說了:現在的積累,都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爆發。
這句話的意思,我曾經不是很懂。但是我雖然皮,我卻樂意聽媽媽的話。我愛我的媽媽,尊重我的媽媽,也佩服我的媽媽。這種感覺直到現在,從未改變。
小時候的那些P事兒就不說了。一切的轉折點,都發生在17歲那年。
17歲之前,我是一個聽話懂事、乖乖讀書、全校前茅的好學生;17歲那年之後,我的三觀全毀,世界在我麵前翻了個個兒,我無力承受,隻能選擇在人前維持好學生的模樣,人後變得麵目全非。
17歲那年,發生了一件天大的喜事兒。那一年,我的爹終於回來了。在此之前,我隻見過他寫的信和他的照片。
我開心地以為,爹和娘終於可以幸福地在一起了,我們一家三口終於可以大手拉小手地走在城裏的大道上了。
結果,我隻開心了半年,剛和老爸培養出感情的時候。老爸和老媽卻決定分開了,理由是老爸不相信老媽這些年來堅貞不二,老媽覺得跟老爸無法溝通。
於是,我還沒來得及歡呼這種團圓的時刻,他們就匆匆分開了。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哭了整整一個晚上。那是我成長到17歲以來,第一次覺得世界是黑暗的,天瞬間會塌掉。
倘若這件事情還不至於擊垮我脆弱而又純真的心靈,那麼接下來的這一件事,則足以摧毀我懂事以來全部的意誌,甚至顛覆我的三觀。
17歲,大龍已經開始跟地攤上的小哥兒買碟片了,小北正在屁顛屁顛給一個小姑娘寫情書,鯊魚已經泡上了妞正在風花雪月地四處看星星看月亮,鴨蛋還是未開苞的小處男正以學業為主要進攻對象。而我,介於懂和不懂之間,抽屜裏積累了姑娘的情書一大堆,也不是那種傻傻笨笨的書呆子,那時候,算是積累了幾個所謂“紅顏知己”,屬於懂愛情卻不想談戀愛的頂級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