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定勝天,是為生機!(2 / 2)

《道德經》有雲:凡人打坐之始,務將萬緣放下,了無一事介於胸中,惟是垂簾塞說,觀虛無丹田,即凝神又調息,即調息又凝神,如此久之,神氣並成一團。而此時乾一正是入此之中,整合無為之道。又雲:一呼一吸,一往一來,務令氣歸玄竅。息息任天然,聖賢仙佛之本……

此時乾一正在這玄妙之中,乃道家無上密境,此境界雖人人明白,卻是極難達到,實是有大機緣方能達到。此時乾一即存一善之心,又似無情之意,觸其太極之邊沿,方得此機緣。

此時乾一又覺一念而起,似有似無,他無波動之心,任這一念於心念之間穿行。《道德經》有雲:人欲修成正果,惟此一覺而動之時,有個實實在在、的的確確、無念慮、無渣滓以一個本來人在。故日:天地有此一覺而生萬物,人由此一覺而結金丹!此時的乾一就借此機緣感受到了這一覺得存在。但是並不是說他已可以結金丹,隻是在十多年的時間裏他一直在練己化氣,築基化精,此一時進入築基後期乃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卻不是說他便進入了金丹期,因《道德經》有雲:此一覺如電光火石,當前則是,轉眼即非,所爭隻毫厘間耳。

此時雖是由此一覺而起,但是乾一卻是不敢稍動,此為大機緣,隻有任其行遊意識宇宙中,需一點一點的把握住此一覺,所需時日非一時之功!

精氣神為人之三寶,此三寶凡人不知修養,故損耗許多,直至消耗完後,便是死亡了。修道之人,首先便要將自己禁欲百日,以足自身之精,後練精化氣,此時便是築基成,但離築基大成卻有天壤之別,要築基大成,資質好的隻需二、三十年便可,若是不好,幾十年也是有的,甚至一輩子也難以修成。而到最後便是這此一覺,此一覺實為道之初始!此一覺成,便可一氣化兩氣,演化天機,成就金丹!

乾一知其意,明其心,故一心一意練精化氣,對那一覺視之而不見,望之而無所覺,卻又時時關注,以爭這一覺之念,成就金丹!

修道無時間,一夜的時間很快過去,當天空中孕育太陽之時,乾一也自行醒來了。乾一收斂精氣,但覺天地煥然了一番,似有似無的光華在各種物體中發出,此時便是那看山不是山之境了。此時乾一精氣神又進了一層,不禁覺的道本是如此之感,實是感歎莫名!

乾一點點頭知道自己修為再進一層,心中不禁想到,好機緣,看來自己下山來的確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否則哪有這麼容易能夠在精進一層?隻是,按照道家的境界分層,現在自己又到了什麼樣的境界?不過不管如何,自己沒有到明心見性的地步,還是差的很遠的。

既然下山曆練,那麼日後仍然可以精進,到時候順其自然便是了。想到這裏起床洗漱,收斂了自己的想法。

此時的乾一正和修道的本意,修道本就在順逆之間尋求平衡,這就是:

道在心中明,本應是如此。

悟道皆在心,天機自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