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強國三策(1 / 2)

陸塵雖知自己一經說出,周王與太子定會追問。但他卻沒料到周王與太子竟異口同聲的叫了出來。當即他便不由楞了一楞。

過得片刻,陸塵回過神來,發覺自己窘態,忙回道:“貧道失禮了。”

周王正要開口勸慰,不料許中迫不及待的催促道:“國師莫要在意這等小節。究竟是何良策,還請快快說來聽聽。”

周王見自己兒子搶在自己前麵開口催問強國良策,心情不由大好。畢竟自己已經年事已高,周國將來還需依靠自己這個獨子。中兒能不顧自己一國之尊的父親,催問興國大計。日後待自己退位,周國在中兒的手中必將強盛,統一南疆亦有可能。

暫且不提周王心中所想。陸塵見許中催問,嗬嗬笑道:“太子殿下莫急。待貧道一一說來。其一,大興商賈。國庫豐盈是為強國不二法門。若我周國國庫豐盈,金銀錢財無數。糧食,兵械等等重要物資大可從大夏等地購入。”

說至此處,陸塵驚訝的看到周王及許中麵上浮顯遲疑之色。回想了一番自己方才所說之言,陸塵並不覺得自己說錯了什麼。

這時,許中無奈的開口說道:“國師之言雖是實情,但我周國曆代先王均力圖自力更生,並將此定為我周國國策。若依國師所言,豈不是有違古訓。一經傳揚,父王豈不是否定曆代先王之罪人。屆時朝野上下恐怕都會心生不滿,以致國家動蕩。如此一來,父王亦成為周國第一大罪人。”

陸塵聽罷,旋即嗬嗬笑道:“大王,太子殿下,莫要著急。貧道方才所言並非否定曆代先王之訓。周國雖國小民寡,土地貧乏,但若令百姓放棄祖輩傳下之土地,轉為商賈。這般自然會令朝野動蕩。吾之策乃是大王親下旨意,發展官商。以朝廷名義行商,所有人力物力皆由大王安排。”

周王聞之,心中一動,忙問道:“此話怎講?還請國師詳細說來與孤聽聽。”

陸塵點頭回道:“貧道來此已有數月,所見之處,百姓安居樂業,夜不閉戶。既然如此,官府豈不是無甚事做。除卻日常必要官員,其餘人等空吃俸祿,大大浪費國庫所積。興辦官商,一則可令官府中閑散人等不再空吃俸祿。二則行商所得豐利盡皆歸國庫所有,豈不是比從商賈那征討賦稅得利豐盈。三則與貧道另外兩策亦有不小幹係。”

“願聞其詳。”周王聽得陸塵所言,心有戚戚。陸塵新至周國不久,尚不完全了解民情。但自己做了數十年大王,民情如何,卻是清楚得很。雖不似陸塵所說夜不閉戶那般誇張,但民風淳樸卻是屬實。各地官府中空吃俸祿卻無事可做之人數不勝數。自己並非不知此事,無奈官府中職位均是曆代先王定下之職。若悍然將這些官員撤下,朝野上下定會以古製不可違勸諫。無奈之下,自己也隻能妥協。如今陸塵提出興辦官商,將空吃俸祿官員安排行商,確實大大消除了這一弊病。

“是,大王!”陸塵繼續解釋道:“貧道第二策便是鼓勵開荒。我周國雖是山多地少,可用於耕種土地貧乏,卻仍有許多可用之地不曾開墾。一則百姓耕種自家田地便能得溫飽,已是心滿意足,絲毫沒有進取之心。二則開墾荒地所費頗多,但收益卻是未知之數。有此風險,百姓又如何會主動開荒。若大王下旨重賞開荒之人,並於百姓開荒之時贈與農具,耕牛等物。百姓隻須省下些許種糧,便可在來年多收獲一些。如此得利之事,百姓又如何不會主動開荒。若此策可行,不消數年,我周國便可增添不少田地。若耕種得當,日後糧食便可再不需從大夏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