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征戰留異(三)朝廷紛爭(三)(3 / 3)

“田間禾苗顯死狀,渠中甘露已盡失。百姓吃糠又咽菜,縣官急令早上租。”韓子高說完等待著皇上的回答,皇上低沉的臉半晌說道:“遣人派兵挖河道,南北貫通保民生。除奸去惡需時機,處理奸邪心不悔。”

韓子高聽著皇上的這番話心裏很感激皇上,他主動說道:“皇上我們去禦花園走走吧!”皇上欣然應允。一路之上他們詩句相對頗有雅趣。看著池中之蓮皇上吟道:“蓮花蓮葉憶蓮子”,韓子高對曰:“絲線絲帕係絲心。”二人說完相視而笑,他倆不知不覺來到了太極殿,皇上對李總管說道:“去把左仆射和尚書大人找來。”

不一會兒,二人來到了皇上麵前,皇上對他倆說了有關農事方麵的問題,特意關照他倆一定要處理好水患問題保證秋收,二人領命出去了。

韓子高看到皇上能夠重視農事問題,心中很高興,他說道:“皇上,我們去拜佛吧!”皇上欣然應允,他忽然想起多年前子高經常陪他去拜佛,他們虔誠的跪在佛前祈求,就像每一個南朝人一樣,無論尊卑貴賤,佛前跪著的永遠是芸芸眾生。他們在佛前傾吐內心的苦悶,在佛前祈求佛的庇佑,向佛恭敬的上三柱香,希望佛能夠幫助他達成心願,同時也把自己的身心交給佛,接受佛恩賜的一切,無論禍福。

隨後陳文帝頒布了有關鼓勵農桑的詔書,大意是說自己開墾的荒地免三年賦稅,年開墾五畝以上者當年賦稅減半,必須按時進行農業耕作,不延誤農時,違者處以二月監禁,多種植桑樹,鼓勵養蠶,允許百姓著絲綢……

政令頒布以後,朝廷馬上就看到了應有的氣象,每個田間地頭多了很多辛勤勞作的人們,他們的臉上洋溢著難得的笑。

韓子高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他主動收拾打扮了一番來到了老友華皎那裏,華皎看到他的裝束十分吃驚,直接問道:“你這樣子不怕引起很多議論啊?”

“我的侯爺,難道我以前藏著掖著別人就不議論了嗎?”

“那你今天這身裝束是想……”

“我隻想今後以真麵目示人,做一個性情中人。”

“那你怎樣處理皇上與你之間的關係,你是打算接受皇上的封後?”

“這些日子我仔細想了很多事情,我一直想實現自己的抱負,做一些對百姓有利的事情,至於我自己我可能根本改變不了男寵的命運,所以我想順應自然。但是我並不想讓皇上封我為後,我隻想實現我的願望。”

“你這樣皇上能答應嗎?”

“朝堂上你想辦法,私低下我自己處理。”

“實際上我可能本身就對皇上有很多的依賴吧,導致現在這個結局,所以……”

“皇上是一個有著很大雄心的人,如果有你在身邊合理的引導,他應該更有作為,我們都是他從寒門中提拔起來的人,我們可不能忘恩啊!”

“華皎,說真的,你肯定認為我是一個很窩囊的人。”

“不,我不這樣看,不論怎樣你都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至於你倆的情感問題,這隻是私人生活問題,不應該過度強調。”

“謝謝!”說完韓子高和華皎開始對飲,他倆沒有任何心事的開始喝酒,韓子高終於從複雜的情感中解脫了,他找到了一條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他內心的痛苦少了很多。

天嘉六年,由於韓子高在處理豪俊問題上及農事上的功績,他被征為右衛將軍,把他從東陽調回到京都,鎮領軍府。而此時華皎早因平叛周迪有功升遷為侯,增封並前五百戶,都督湘、巴等四州諸軍事、湘州刺史,常侍、將軍如故。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