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空艇內的設施再好,也沒有陸地上舒服。
李中神父打定主意不去見皇帝陛下,等待了一下,就對程晉州道:“祭祀大人,我們回去慶祝吧?”
“現在回去?”
神父嘿嘿一笑,道:“您今天晚上回去之後,怕是要忙起來了,上麵的……”
他伸伸食指向上,道:“皇帝陛下,之後還得來見您。”
程晉州嗬的笑了一聲道:“那感情好,我還想弄個縣令當當呢。”
如之前幾次一樣,神父眉頭皺的像是喝豬腳雞湯蛇肉老貓羹一樣,道:“您已是神之眷顧者了……”
“神之眷顧者會有資源得到,那您覺得應該用在哪裏?”程晉州反問了起來。
“這個……”神父的想法,當然是充在聖堂的資金中,但程晉州有什麼想法,他也不得不顧及一番。
“我知道聖堂很重視神之眷顧者,可大夏不比其他國家,聖堂沒有自己的土地,縣令卻有一縣之地……”
不用他說完,神父就打斷他的話,哭笑不得道:“你是不知道聖堂對神之眷顧者的資源有多少吧?那可是,那可是,”
“您說說看?”程晉州馬上反將一軍。雖然聖堂每過些年,都會發現一個新的神之眷顧者,但大夏這麼多年可是從未出現過,李中又是從年輕就來到了大夏,對具體的內容,恐怕也知之不詳。
神父果然呆了一下,但仍然迅速搖頭道:“一個縣城能用掉多少物資,不說其他的,光是各種碧金石,紫雲石,以及各種貴金屬,就能換到數十萬兩銀子,要是你能找到花錢的路子,更多的錢都能要到,人力也沒問題。而且……”
他放低了一些聲音道:“聖堂有過派遣護教騎士和星術士的曆史……”
護教騎士如果離開了星洲,通常就意味著戰爭,程晉州心中一凜,放緩麵部表情,直截了當的道:“我記得您曾經做過蒸汽機,您覺得那個花錢不?”
神父哈哈笑了起來道:“我在院子裏還放著一個呢,那東西用起來是好,能比得上幾百上千的人力,可是價格也貴,在星洲的時候,成本兩三千兩銀子一部,工礦上經常會用,但在大夏,成本少說兩萬。”
他紮起兩根手指道:“花這個錢,怕是浪費了。”
“我已經讓二伯找一個有鐵有煤的地方了,到時候調到該地去,我們自己造蒸汽機。”他不怎麼清楚工業革命之類的東西,但想來複製一遍總沒有錯。
近代歐洲的工業革命,其實是個很自然的積累過程,要說條件所在,更多的是多年政治和文化因素的疊加,對於技術本身的要求,其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當年的英國,當年的德國也沒什麼先知在指導人類的方向,大家就是做著做著,想方設法朝著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不就走出了一條毀滅地球而重塑生活的道路嗎?
他少說算是半個先知,想來再走一遍這個過程也不是不行。
再者說,他真正看重的也不是改變大夏的國力,改變大夏的政治生活,他希望見到的,仍舊是社會生產率的提高。
工業的真正含義,應當是生產率的提高,提高了生產率,相同多的人數就能製造出更多的東西,他也就有更多的東西去販賣到星盟中去了。
也許直到那個時候,他真正的優勢才會體現出來:星盟的市場是如此廣泛,資本主義世界急劇發展而必然產生的經濟危機,在他的手上甚至都不會出現。
看看現代社會,大多數的工廠都麵臨著減產而不是增產的問題,新的資本不斷的投入到了廣告,銷售等方麵,而不是擴大再生產的途徑。其實,世界曆史上的黃金時期,都是物質從匱乏到豐富的過程,隻要生產出東西就能夠出售,隻要有錢就購買設備增加廠房,如此幸福的生活,自從70年代之後的世界人民,就很難再享受到了,中國人勉強享受到了90年代,終究土崩瓦解。
不會有過剩的產品,不會有價格過高的原料——或許在某些國家的領導人看來,這才是真正的烏托邦,理想國。
李中神父不能理解程晉州的想法,但卻看出了他很難說服,也就幹脆的道:“我們先回去進行儀式吧,宣傳神跡,也是聖堂很重要的一環。”
“神之眷顧者不就是神跡?”
“普通人看不到,難以理解的怎能算是神跡。”神父指指程晉州手上的卷軸,又指指上麵道:“聖堂主教和紫色卷軸配合起來,那才是驚天動地的。”
程晉州馬上追問道:“驚天動地?”
“有了神跡,聖堂才更容易發展起來,我們回去細談。”神父說著,就帶著他向艦尾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