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逃出醫院(1 / 2)

我是有道之士,所以我要偷東西——李耳

原來,李耳所附身之人名叫餘飛,年紀14歲,是一所初中的初三學生。

兩天前,該學校所在的地區發生重大地震,此次地震為禍之慘、人員傷亡之慘重,可謂是舉世震驚。

餘飛所在的班級在三樓,地震的時候,正在上課。餘飛和老師立刻疏散同學們,但由於地震太過猛烈,學生們還沒有完全疏散完,教學樓就倒塌了,餘飛也和老師被埋在了樓層裏。地震之後,社會各界紛紛展開援救,但救出之人活著的卻很少。

眾少年都是僥幸存活下來的一批,談起地震時的情景,都紛紛淚如雨下。

本來李耳就不怎麼能聽明白現代社會的話語,再加上描述的人語氣哽咽,就更難以聽的分明。所以,一直聽到後來,老者也隻知道自己所附體的少年名叫餘飛,地震時勇於救人,大概是被倒塌的樓房給壓死的。對於少年們所說的學校、老師、同學等詞語,總算大體了解了意思。

叫小靜的女孩子說完後,眾少年一起盯著李耳觀望,希望他能記起來。他們那裏知道,餘飛早死了,麵前的人根本就是餘飛。

看著少年們殷切的眼神,李耳忍不住歎了口氣,很為少年們口中的餘飛惋惜。聽那個叫小靜的女孩子的描述,餘飛是個很有上進心的少年,沒想到會在地震中喪命了。想了一會,李耳決定暫時就舍掉本名不用,先頂替一下餘飛好了。

他硬著頭皮,試著學習剛剛少年們的語言道:“不甚記得!地震~~停了~~~~否?”半古文半現代語言,還好,眾少年悲傷過度,沒太在意。

見“餘飛”還是不太記得,少年們都有點失望,但還是紛紛答道:“停了,不過還有餘震,我們知道你被救出來,大家都來看你了。”

李耳對大家一直表現出的關切之情很是感動,就試著用少年們的語言和眾人交流。同學們都以為“餘飛”腦袋受傷,影響了說話的功能,對他半古文半現代文的話也不太介懷。

李耳乘機從口裏打探現代社會的一些情況,原來,已經距離他那時代有二千多年的曆史了。

正聊的起勁,病房門被又一次推開了,兩個身著警服的中年人走進了病房。

其中一個偏瘦的溫和地詢問道:“你叫餘飛是嗎?”

李耳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他雖然逐漸適應了現代社會的說話,但還是認為少說為妙,能不說話盡量不說話。

另一個警察排開眾少年,走到床前查看了他的傷勢後,微笑道:“還好,你受的傷不重,現在,感覺怎麼樣?”

李耳也微笑了下,知道不說話不行了,勉強道:“多謝關心,很好!”

兩個警察見“餘飛”說話不多,還以為他受難之後,一時還不能從陰影裏走出來,也不在意。偏瘦的警察拿出一個筆記本來,道:“你還記得當時樓倒塌時候的情形嗎?”

“餘飛”根本就不是當初的餘飛了,如何能記得樓倒塌時候的情形,所以,囁嚅了半天,也說不出話來。

那些少年們見“餘飛”的樣子,就替他答道:“他腦子受傷了,很多事情不記得了!我們剛剛說了很多,他還是回憶不起來。”

那兩個警察有點失望,偏瘦的又道:“那你還記得自己家住那裏?家裏還有什麼人嗎?”

李耳搖了搖頭,道:“不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