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曆史下的新形勢(2 / 2)

在戰爭開始之後的這幾份報紙,幾乎抵得上他之前旁敲側擊幾個月的效果。對於改革之後發生劇烈變化的大明和世界,易之開始逐漸熟悉了起來。對於一個穿越一年的新手而言,這是一件十分值得他慶幸的事情了。

另一件事情,則是在報紙上,無論是哪一派的文人們,全都異口同聲地大罵歐6四國,變著法子誇大明。

全然看不出來他們之前是如何對彼此破口大罵,互相貶低的。

這讓易之想起了從柏楊《醜陋的中國人》裏提出來的那句話,是龍是蟲之類的。他倒是覺得,在這種關鍵時刻一致對外,本來就是這個民族一貫的習慣,而一致對外也讓他覺得安慰。曆史上那百年時間裏,仁人誌士們不也是這樣,拋下罅隙,共同挽救整個國家的嗎?

而這原本就是古老的典籍裏已經說過的事情了:“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不論如何,現在的主要矛盾就在於整個大明和那宣戰的歐6四國之間的矛盾,淪為次要矛盾之後,激進派和保守派的關係好了不止一點。而身為中立派的易之平日裏也不需要小心翼翼一碗水端平,多少能夠自在地和朋友們交流了。

至於未來,這個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再度成為主要矛盾的時候將會如何。易之自己不知道,也不願意去多想。

什麼都別在意,還是先把握當下吧。

至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當整個國家都一個聲音的時候,你不能夠孤立在外不是?即使中立派的不少學者們也撰文表達了自己和大明人民一致的觀點,但是身為這一派的領袖,易之知道,自己必須出來做點什麼,說點什麼。否則力度還是不夠的。

他需要撰寫支持大明戰爭勝利的文章,需要足夠激昂或者是煽情。

說實在的,這一點有點讓易之覺得困難。還是那個原因,戰爭離他太遙遠了,甚至感受不到一點真實感。至於他能夠寫出真情實感的,關於原世界屈辱史的東西,根本就不可能在大明刊發。

也隻有稍微等一等,看看是否報紙上會出現能夠激勵易之靈感的東西了。反正,絕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了易之撰寫文章總是要稍微錯過高峰期一點,卻能夠掀起另一個高峰的事情了。

開始再度忙碌起來的易之,並沒有發現白憶娥的一些反常。

白憶娥的反常是因為白嫿。幾乎是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整個大明就開始號召進入對歐6國家的懲罰期,簡而言之,就是斷絕貿易之類的行為,這並不是命令,隻是一個倡議。普通人並不會去考慮多少影響之類的,而懂得的人在數百年沒有戰爭之後,也想要做一些試探的事情。這一切才這麼進行了。

但就在這樣所有人都認為應當給對麵點顏色瞧瞧的時候,白嫿幾乎是我行我素地堅持著繼續進行她的海洋貿易,和美洲地區,和歐6。

那一批豐厚的利潤讓白嫿完全不在乎那些倡議之類的,反倒是因為很多商家都響應了倡議,她的貨物都漲價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這一點讓她很是愉快,甚至難得對白憶娥沒有東說一句聯姻西說一句好處的。

但是在白憶娥勸說白嫿響應大家的號召,對歐6實施懲罰的時候,白嫿卻立刻變臉,直截了當地拒絕了她,並且表示隻要有這麼多的利潤,她是絕對不會選擇放棄的。

白憶娥無法改變自己姐姐的意思,她隻是覺得這不好,但是沒人可以訴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