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兒喜出望外,從小盒子裏抓了一把菜種,突然想起這時代貌似沒生菜,又把菜種給放回去。細看了書上對生菜的講解,好兒心中有了主意。
溫慧娘買來的是白菜和白蘿卜種子,因為太少,小小的壟地才種了三分之一,雙手沾著泥土,聞著泥土濃鬱的氣息,溫慧娘有種被大地擁抱的實在感。
阿旺連續三天往河邊跑,第四天總算撈到幾條拇指大小的小魚,這讓他有點沮喪,他還指望能撈一條大魚給大家吃呢。
“阿旺哥哥。”好兒小小的身影出現在岸上,往竹簍裏一看一數,開心地笑道,“阿旺哥哥,你抓到了五條魚,好厲害啊!”
“啊?”阿旺楞然地看向好兒,局促不安道,“好兒,那魚。。。”太小了,還不夠塞牙縫的。
好兒似乎沒看到他的尷尬,繼續說道:“阿旺哥哥,你再撈撈,晚上我們吃烤魚幹,香香的,可美味了。”
好兒的開心笑容鼓舞了阿旺,他應了一聲,轉身又開始捕撈起來。
網魚的兜杆子是跟常家借的,冬天河水冰冷,即使有太陽,也照不暖河水,阿旺怕弄濕鞋子衣服,隻能小心翼翼地在河邊上,盡量伸長了手臂,眼瞅準了出現的小魚,就果斷迅速地捋過去。
折騰了一番,又撈到兩條小魚,好兒就說夠四個人吃了,提議到山上轉轉,尋點野菜回來。阿旺就上了岸,拎了竹簍和好兒往回走。
小樹又撿拾了一小堆枯枝落葉回來,溫慧娘看他跑進跑出的小臉沁汗,忙拿了毛巾給他擦臉。
“小樹,這夠今天燒的了,別撿了,坐下歇歇。”
小樹揚起笑臉道:“溫姨,我不累,我再去撿一趟,就去河邊看哥哥捕魚。”
“那你小心點兒,太重的拆枝抱不動,就回來告訴我。”溫慧娘慈愛地摸摸小樹腦袋,關切地說道。
小樹笑著點點頭,轉身又出了門。溫慧娘坐下,繼續做針線活兒。這是徐大才的媳婦林氏幫介紹的,林氏針線好,平時給羅仁鎮上的一家繡坊做繡活。
溫慧娘是帶阿旺去常家借網魚的兜竿子時,遇到林氏在閑聊,得知林氏做繡工,溫慧娘就請她幫忙。林氏就帶了溫慧娘去繡坊,當場繡了一幅手帕,驗收合格後,同意給活兒幹。因為離得遠,就領回來做,工錢自然就比在繡坊裏幹活的少了點。
但在溫慧娘的眼裏,再少的錢也是錢,尤其是目前的境況,有一個銅板賺頭,她都不會放過。
好兒和阿旺回到小院子,阿旺把小魚倒出木盆,用水養著。好兒則跑到溫慧娘身邊,說捕撈到七條小魚,溫慧娘就抬頭含笑朝阿旺看去,誇讚了幾句。阿旺小臉有點發紅,看著溫慧娘親切柔和的笑容,心裏暖融融的。
好兒仔細看著溫慧娘手上的繡繃子,隻見上麵的花兒色澤鮮豔,栩栩如生,放遠點兒看,那花就跟真的似地生動。
“娘,你的繡工真好!”好兒讚歎,她隻懂簡單的十字繡,看溫慧娘的繡法,明顯不是十字繡法。
阿旺也跑過來看。溫慧娘笑了笑,說道:“以前,娘還是姑娘家時,也在繡坊做過。江北的繡風,跟這邊的不一樣。”
因南北地域人文風俗等原因,南北刺繡的風格大為不同,江北地域的刺繡,色彩濃鬱鮮麗,風格富麗熱情奔放。而江南這邊的刺繡,色澤淡雅平和,似煙雨朦朧霧裏看花,有種半抱琵琶半遮麵的美感。
“娘,我以後有空了,也跟你學刺繡。”好兒脫口而出,覺得這麼好的繡法應該學一學。
溫慧娘發笑地瞥眼女兒,“你現在很忙嗎?要學就從現在開始,這刺繡可不是三五天、三五個月就能學精,你現在跟著娘學,可以慢慢打基礎。”
好兒嘻嘻一笑,“娘,我現在還不想學。我跟阿旺哥哥出去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