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報名(1 / 2)

好兒家要起泥磚砌圍牆,村裏人知道後,沒有種冬小麥的人家,在去年看了劉寶亮出借田地一塊就能淨賺五十文,今年主動找上溫氏,說自家的田地空閑著,願意出借她起泥磚。

溫氏今年也正有打算多借用田地,要把二十一畝地圍起來,需要的泥磚量非常大,三五塊田地遠遠不夠。

交好的人家中,徐大才家種了冬小麥。萬永林家、常四叔家、吳二伯家、狗三家及裏正家等,共有九戶人家今年種的是雙稻。這些人家的田地冬天閑置,可以借用。溫氏依照去年的價格,每借用一塊田地,支付五十文。

萬家、常家與溫家交好,自是不肯要這錢,隻說是人情來往,管兩頓飯就行了。吳二伯也有心跟著不要,可自家境況實在不容樂觀,就沒有吭聲。

這樣,溫家就借用了吳家、狗三家、裏正家、常德興家、劉大寶家、劉寶亮家、陳東蓮家等七家的田地,都選擇靠近落日河的,統共十三塊田。如果不夠,再繼續借用其他的田地。

這一次,鏟製土磚的師傅,除了常四叔、裏師傅,還多請了兩位師傅。村裏除了小貨郎家、邱三彪家,壯年的漢子,力氣大的婆娘,都來幫工挑磚,總共來了十六人。左右鄰村得知,不少漢子過來詢問還要人不,溫氏想加快砌牆進度,又從中招了十五個漢子挑磚。

報名挑磚的人太多,溫氏就把桌子搬到小院大門處,端把椅子坐在桌前,提筆逐個記錄下對方的名字和村名。好兒則在旁暗自打量這群漢子和五六個婆娘。

女人識字寫字,在鄉下而言是件稀奇事兒。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溫氏身上,一個個是充滿了驚異之色。

溫氏平時要拋頭露麵,為不惹麻煩,從來都穿的素色衣裳,頭發也用布巾包裹。出了好兒被綁架一事後,她索性把素色衣裳也換了,盡揀暗沉色的衣服穿,總之是能襯得自己不起眼、不好看的顏色的布料,她就買回來做給自己穿。因此,若不是有心或仔細察看,一般人倒真的不會去細看她的容顏。

這會兒,麵對一大幫男人的驚異眼光,溫氏更是不抬頭,一手執筆在本子上寫,隻在嘴裏機械地說著“下一個,姓名、年齡、哪村人。”

好兒仗著自己是幼童,童眸無忌地,肆意地在眾人臉上掃描。察覺眾人目光有異,她腦子迅速一轉,就在一旁自顧自地哼起來:“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

“下雨了?”離得近的人,聽得一清二楚,趕緊抬頭,伸出手掌,天高雲淡,太陽暖暖,天氣好得不得了。

“沒下雨啊,小妹妹,這天沒下雨,你咋說下雨了?”那人迷惑地說道。

好兒用純淨無邪的眼眸看了看那人,繼續哼道:“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桃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幹幹淨淨的聲音,仿佛春天冒頭的嫩綠枝芽,富有節奏的哼說,成功轉移所有人的注意力。

好兒猶自得自樂地繼續哼:“葵花籽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小弟弟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

溫氏側頭,小閨女坐在小板凳上,頭上挽著兩個小蓓蕾頭,粉紅色的絲帶垂下,在風裏微微輕飄,一隻小手在空中一戳一點,哼得一派悠閑自在,那小模樣實在可愛極了。

這孩子。。。溫氏的眼中盛滿了慈愛笑意。

一眾男人,幾個婆娘,看著好兒在那哼說,開始是有些發愣,慢慢就有人笑出聲來,這小女娃兒,忒可愛有趣。

人群中就有人出聲問道:“小妹妹,你那是唱歌,還是神神叨叨啊?”

好兒瞟眼那漢子,黑黑的皮膚,一笑一口疏寥牙。揚了揚小眉毛,一副鄙視表情道:“唱歌呀,大叔你竟然不懂。”

被個小娃兒鄙視了,那漢子並不生氣,笑哈哈道:“哪有你這樣唱歌的啊?跟說話似地,不好聽。”

“這個叫說唱藝術,說了你也不懂欣賞。”好兒繼續鄙視對方。

“何三根,別顧著逗人家娃兒,該你了。”後麵有人出聲說道。

那一口疏寥牙的漢子趕緊上前一步大聲道:“何三根,三十四歲,上嶺村人。”

登了名字的人先後散去,隻等第二天一早就過來幹活。

“好兒,幫娘拿本子和筆進去。”溫氏拉開椅子站起,卻見小閨女站起往大門外走了幾步,忙道:“好兒,太陽要落山了,別出去了。”

“娘,那還有個人,好像也是要過來報名的。”好兒伸手指指不遠處,站在一棵雜樹旁的男人,回頭對溫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