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籌謀,新娛樂(1 / 2)

好兒笑眯眯地搖下頭,“樂叔叔,幹貨不僅僅你剛才說的那些吧?像幹果類啊海鮮類。。。咱們開家獨一無二的海鮮幹貨鋪,怎麼樣呀?”

“海鮮幹貨鋪?”常樂又是一怔,他好像從沒想過這個?

好兒貌似自言自語,“北封縣好像還沒有哦。。。為什麼沒人去開呢?為什麼呢?”

北封縣是個內陸城市,稱之為山城也不為過,因為占據通往西南邊疆及往最南方要道,像幹果幹山貨之類的根本不缺,各類水果亦比江東縣豐富得多,因有的地方養山羊,在北封縣羊肉和豬肉一樣常見。此外還有各種山藥材,當地產出的不少,從南邊、西南邊疆來的更是多不勝數。

然而卻無人做海鮮類的生意。

好兒在北封縣逛菜市場時,曾好奇地問賣魚的,為什麼都是河魚,而沒有海裏的魚?那賣魚的回答說,他賣了十幾年魚,就沒見過海魚是什麼樣子。大海他聽說過,但他不知道大海在什麼地方。

後來好兒也曾問蔡嚴深,為何北封縣沒人賣海魚。蔡嚴深說,具體他也不清楚,不過他分析說應該是運輸問題,從臨海地方運活魚過來太不現實,哪怕一天換兩次鮮水,那魚也活不到北封縣,何況你在路上也無法備太多海水,你用淡水來活海裏的魚,那等於叫一頭豬在樹上生活,不死光才怪了。

好兒當時就說,不賣活魚,可以賣海鮮幹貨啊。怎知蔡嚴深很驚訝地說,海魚做成鹹魚,會比河魚好吃嗎?然後蔡嚴深又笑說,其實他也沒見過海魚長啥樣,而且他所認識的人中,沒一個是從臨海城市來的。

海裏的東西,味道當然美極。好兒從中嗅到了全新的商機,回來後,因忙於別的事情,暫時就往後擱一擱。如今就要過年了,該忙的也忙得差不多了,她就借著給常樂塞大紅包,商量起這件事。

“樂叔叔,你曾賣過海魚,熟知海魚行情,我在想,咱們在北封縣開一家海鮮幹貨鋪,冬天的儲存不用擔心,就是在夏天,我們有足夠的冰就不用怕,雖然冰的運輸成本高,但是海鮮幹貨的利潤,應該也不低。”

“而且,我們冬天的火鍋城,就可以用到海鮮幹貨來調配,那口湯,能把人的舌頭鮮美得咬掉。”

好兒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想起前世最愛喝的螃蟹燉雞湯,那湯的味道特別的鮮、甜、香、濃,還不會膩。對,她要把這道湯推出去,絕對會大受歡迎!

然後,自家也能常常喝到這樣美味的海味雞湯。

把生螃蟹換成幹蟹肉。。。應該味道不會差多少吧。

好兒咽口水的小動作,看在常樂眼裏充滿了可愛,不禁笑道:“好兒啥時候變成小饞貓了?”

“嗬嗬。。。一直就是。”好兒調皮地笑,接著道,“到夏天,火鍋城轉為酒樓,我們可以主打極品粥,這粥裏麵,添加海味,同樣美妙不可言。”

賣粥,街邊的小攤檔有,大多為白粥、肉粥,皮蛋粥,酒樓裏也差不多是這樣,她仿照前世所吃的極品粥推出,既跟別人的區分開,又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

“如果不顧慮運輸成本和冰的成本,值得一試。”常樂思索著,慢慢說道,“堅城臨海,跟彭城的地裏位置相比,是在東南邊,到江東縣的路程,比到彭城的路程要短上七十多裏,也就是二百一二裏路,再算上到北封縣的二十多裏,大約是二百四十裏左右。

以前,我每次去堅城,住的都是喜來客棧,曾聽客棧老板說過,臨海的城不僅有堅城,還有海珠鎮,據說那是一個大鎮,整個海珠鎮三麵環海,僅一條陸路通往陸地。”

好兒忙道:“海珠鎮距離堅城有多遠?離江東縣有多遠?”

常樂道:“我沒去過,就是去住客棧,吃飯時聽老板和人閑聊說起,當時也沒過問。好兒,等過了年,初十我就出發,跑一趟堅城,仔細打聽清楚,如果海珠鎮比堅城離江東縣還近,我再往海珠鎮走一趟,你看怎樣?”

好兒讚同地點頭,“好啊,我也是這麼想。樂叔叔,到時候你帶上陳有平一起。”

“有平那孩子,我看他是可塑之才,栽培好了,將來必能獨擋一麵。”常樂如是說道。

鋪子開多了,既要從外麵招攬人才,也需要培養得力又忠心的人才,這是每個想將生意做大的人必須去解決的事情之一。通過好兒不時給送來的手抄書籍,全是商業管理有關的內容,常樂的思維也得到很大拓展,看事情想問題的角度變得多層麵,對於經商及管理,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