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南靖把手稿帶回彭城,明笙兒撒嬌耍賴扮可憐,總算能留下來住些日子,但端午節前必須回去。
依依不舍送走明南靖,明笙兒的身影有些落寞,溫氏正想勸慰明笙兒兩句,怎知這小丫頭一轉身,漾開一朵大大的笑容,興奮地在那些野生果樹間來回繞跑,嘴裏大叫:“哦耶,我不用麵對夫子她們了!”
明笙兒就像被困在金絲籠的小鳥,一旦放飛,那真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遊。
依春隻比小主子大一歲,也正是好玩的年紀,在這自由自在的鄉間,主仆二人追捕蝴蝶,采野花,編花箍給湯湯圓圓戴,攆小雞,學豬哼哼唧唧,跟大人學栽種花草樹苗,跟好兒學認菜摘菜,給菜地澆水。。。每天都過得充實、快樂。
明笙兒活潑好動,喜歡往外跑,有時候好兒沒空陪她,又不放心,就讓小安跟她在身邊照看一二。明笙兒和依春就會去落日河對岸,看耕牛犁田,看農人種莊稼。當看到村裏的小孩也幫著幹活,孩子的年齡有的比自己還要小,明笙兒充滿了驚異之色。
春天,落日河裏有許多的小魚小蝦,村裏的孩子們並不去捕捉它們,明笙兒為此不解,好兒解釋說,因為它們才剛出生成長,如果現在就捉,以後就沒大魚大蝦抓吃了。
說起魚蝦,好兒這才發現,附近似乎極少魚塘?再回想以往跟車去收菜,印象中似乎隻見過兩個水塘,周邊沒有圍上籬笆,現在想來那或許就隻是水塘,而非魚塘。
而鎮上的菜市場裏的魚攤,常出攤的有三四家,其餘的不固定,有空了又能捕到大魚,十天半月才出一次攤也有之。那麼鎮上的酒樓和小飯館,以及那些大戶人家吃的魚,都是從哪來?
“笙兒姐姐,下午我們去鎮上一趟。”好兒覺得有必要去了解下情況,午睡片刻,呼上明笙兒主仆,讓陳六聲駕車送她們去鎮上的雲客來酒樓。
陳六聲把騾車靠邊停候,三人進去找韓廣斌,得知不在樓裏,回家去了。嚴掌櫃含笑問道:“好兒,可是有急事找東家?若是急事,在下即刻派人去府上稟報東家。”
“不是什麼急事。”好兒見這會酒樓輕閑,覺得跟嚴掌櫃詢問也可以,便說道,“嚴掌櫃,我想跟您打聽下,咱這附近,有沒有專門養魚賣的大戶?”
嚴掌櫃想了想,說道:“菜市裏幾攤固定賣魚的,是家中有魚塘,至於大戶應該沒有。好兒,你問這個做什麼?”
好兒笑道:“嚴掌櫃,我就是好奇,因為我跟我娘去幾條村子收菜,極少看到有魚塘,咱鎮上的菜市裏,賣魚的魚攤也少,那鎮上的小飯館,你家的酒樓,要去哪買魚呀?”
嚴掌櫃道:“其他的小飯館買魚,應是到菜市裏買,像我們雲客來,還有對家正泰,基本都是從易安江碼頭的魚販那采買。如果在鎮上碰到有挑魚賣,那魚又特別好,我們也會買一些,但這種情況很少遇上。”
好兒不解道:“您不是說菜市裏的魚攤,是家中養有魚塘嗎?那為什麼你們要舍近求遠去易安江碼頭購魚呢?”
嚴掌櫃道:“我們舍近求遠也是沒辦法,菜市那幾個魚攤,家中的魚塘很小,魚的種類少,養出來的魚,也沒江魚好吃,我們也就索性都從易安江采買了。而且,易安江那邊賣魚的多,競爭大了,批價都很便宜。”
“好兒,你家是不是想養魚?”末了,嚴掌櫃好奇地問道。雲客來與溫家有生意往來,溫家的小閨女聰慧有主見,忽然問詢這些,必定有緣由。
好兒笑眯眯道:“嚴掌櫃,這個我不好現在說,因為我娘沒有專門養過魚。嚴掌櫃,謝謝你哦,為我解答疑惑。”
從雲客來出來,坐上回程騾車,明笙兒迷惑地問:“好兒,你巴巴地跑來問這些,你家真的要養魚嗎?”
好兒道:“我家一個長工擅長養魚,我想物盡其用。現在隻是有一個想法,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呢。”
如果自家要養魚塘,水源引流是個關鍵,毗鄰落日河,最好選址是在水田,可以把水田開挖深度。。。想到這裏,好兒突然眼睛一亮。
不一定非要養魚塘啊,黃炳是種田養魚好手,不養魚,就種田,也是不錯的嘛。以前一家四口的口糧,花錢不算多,可如今人口增長了,口糧全靠銀錢購買,花銷可大了。這個時候,是不是該買購置田產了?
想到購置田產,好兒不知為何就想到下晚莊。那是個典型的鄉下田莊,莊裏有田地、魚塘、房子、菜園,一應俱全。那樣的一個莊子,地處偏遠,價格應該不算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