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死於戰亂之中,周帝雖然撐得一時,無奈傷了要害,回京途中,終究不治身亡,留下詔書傳位給邵書桓。
邵書桓回京之後,安排下周帝的喪事,周帝遺體葬入皇陵後。
初夏季節,五月初五在邵赦的扶持下,邵書桓登基為帝,朝中一些公侯世家,官宦名門,雖然多有不服邵書桓,甚至一些禦史彈劾他名不正、言不順……
無奈邵赦掌權多年,這些些小事,自然翻不起什麼波瀾。自從邵書桓正式登基為帝後,他卻在清瑤別院深居簡出,不再過問朝政。對他來說,這一戰,損失實在太重
周帝死了,獨孤詩卿就這麼倒在他的懷裏,他眼睜睜地看著太子殺了邵瀾,卻又看著邵書桓的長劍,刺入太子的咽喉……
慕蓮在混戰中動了胎氣,孩子自然是沒能夠保住,而她也受了不小的打擊。獨孤雲卿斷了一臂,大戰過後卻是音信無,邵書桓著人打聽過,卻始終沒有找到她,也隻能作罷。
邵庭自然受寵於邵書桓,炙手可熱,這日早朝罷了,邵書桓在禦書房批閱一些奏折,小太監回稟,說是邵庭求見,當即命小太監宣他進來。
“陛下!”邵庭規規矩矩地行禮。
“有事?”邵書桓問道。
“父親要見你!”邵庭苦笑道。
“他要見朕,自己來就是了,何苦繞這麼一個彎子?”邵書桓搖頭,他是不希望邵赦太多地幹政,但也沒有限製他的人身自由,不準他回邵府,美其名曰讓他在晴瑤別院靜養,實質卻是半囚禁……
但晴瑤別院和皇宮直接有路可通,實在不用繞這麼一個彎子。
“他說讓陛下移駕,去趟晴瑤別院,有事相商。”邵庭苦澀的笑了一下。
“嗯……”邵書桓不置可否的答應了一聲,邵庭無奈,隻能退了出去。
邵書桓這才擱筆,命小太監過來換了隨意的衣服,信步向晴瑤別院走去。
晴瑤別院邵書桓剛剛走到風荷軒門口,就聽得琴音嫋嫋,所奏之曲,居然是那笑傲江湖,隻是沒有了簫聲合奏,未免顯得有點單調。
邵書桓徑自走了進去,果然,邵赦獨自撫琴,旁邊一隻青銅鼎內,燃著禦用檀香……
“陛下請坐!”邵赦微微抬頭,見著他進來,琴聲戈然而至。
邵書桓也懶得說什麼,在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邵赦這才起身,走到書案前,抽出一疊書稿,遞了給他。
邵書桓滿心好奇,接過一看,頓時就傻了眼:“你要續寫石頭記?”他清楚地記得,當初他《石頭記》隻寫到二十回。他雖然不能夠一字不漏的背出《石頭記》地原文,但是由於看過很多遍,大體情節都記得,加上還算不錯的文筆,敷衍而來,倒也有著幾分文采。
邵赦的文才自然不錯,且也是那富貴繁華之地,詩禮簪纓之族出身,寫來倒也有著幾分味兒。隻是行文之間,卻帶著幾分殺伐氣息。
“閑著也是閑著……”邵赦淡然一笑,拋開一切,倒多了一份灑脫,“你有空去看看語晴吧,何必讓侯門之女,終伴青燈古佛?我已經錯過太多,但願你不要再錯過。”
“好!”邵書桓點點頭,《石頭記》是好,無奈卻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吳軍卓私下給我書信,問是否願意兩國聯姻?”邵赦再次問道。
“小雅?”邵書桓的心中,不由自主的浮起那個害羞的女孩影子,隱隱有著一份期待。
離開晴瑤別院地時候,邵書桓聽得邵赦輕輕的歎息:“無才補天……”
奈何?無可奈何?
全書完
後記:
寫下“全書完”這三個字地時候,我終於大大的鬆了口氣,《問鼎記》總算是結束了,全書120餘萬字,寫了足足9個月,曆時大半年啊!不管怎麼說,我還是感謝一路陪伴明月走過來地諸位讀大大們,感謝中文網的編輯大人們,謝謝!
至於這書地成績,明月隻有苦笑的份,喜歡眾、謾罵更多,也許是我對於情節駕馭的功力還不夠,所以讓很多對明月寄予希望的讀大大們失望了,明月在此表示致歉,嗬嗬,下本書我會更加努力。
功德圓滿,看看時間,淩晨4:30,明月要爬去睡覺了《問鼎記》最後拉一次月票、訂閱、如果有打賞支持就更加好了!
滄海明月寫於2009年11月29日淩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支持&&!)
如果您覺得《問鼎記》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