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清河以前發展的不錯,可是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爸,這個事您就是擔心也無用,上邊的規劃在哪裏,早晚都得把工廠搬了。”
“是這個理,可是在工廠幹了一輩子,這說搬就搬,總歸心裏不舒服?!”
“不舒服那也不能解決什麼?
京市正在一步又一步的往國際化大都市發展,像一些規定,往後肯定會越來越多。”
“還真是。”
“這顧家人不管做什麼都不急不慢,都這個時候了,他們兩口子都不為兒女著急?”
“著急又有什麼用?
別忘了他們家的孩子要麼還沒有畢業,要麼人家憑自己的本事,哪裏像咱們這樣,為了兒女整天犯愁呀?”
“就是,我們家的幾個孩子,本來學習就不如人家的感情,好不容易本科畢業了,想著能分配工作?
可是這政策一變,別說分配工作了,就是能不能考上都難說?”
“別說你們家這樣,就是我們家不也一樣嗎?
好在咱們幾家的孩子說什麼都是大學生,可是你看看胡同裏有多少孩子,是沒有上過大學的呢?
就他們現在的工作,別看工資確實不算少,可是說到底,工作不體麵不說,而且每天累的還不清。
這大學生又不包分配了,想來他們的工作也越來越難做了?”
“還別說,仔細想想還真有這個可能?
而且咱們市裏附近的幾個大工廠,哪一個不都搬到郊區了,這即便是能找到工作,可是也離家太遠了吧?”
“遠不遠我覺著沒什麼?
反正就是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實屬不容易?”
“肯定不容易,現在的孩子未必就像咱們那個時候,能吃的起苦頭,要是連苦頭都吃不起,那又能好到哪裏去呢?”
“就是,要不怎麼說現在的孩子,都是被慣的呢?
咱們那個時候,哪裏有人他們這麼好的條件呀?”
“是沒有,可是這能不能吃苦,不也跟父母教育有關嗎?”
“是有關,那也得父母有沒有時間?
你看看咱們這一片的人,有多少是在職的公職人員,其他的不還都是自己做小買賣嗎?”
“是呀?
當初下崗的時候,可有不少人呢?
現在看來,這是各有各的好處?”
“沒錯,至少比以前在工廠掙的多?”
“是不少,可是也沒有在工廠上班的時候那麼清閑?”
“要不怎麼說,著都是命呢?
要是顧家夫妻兩個沒有下鄉的話,都在工廠上班,以他們夫妻兩的年紀來說為會在下崗人群當中。
可是這兩個人,不但下鄉插隊,還憑借自己的本事考上大學。
以至於人家一畢業,就是國家幹部,哪怕現在就是學校裏餓老師,那待遇也是很多人沒法比。
而且最最關鍵的事,不管到什麼時候,這老師都收人尊敬,就這一點誰也沒有辦法比?”
“還真是,這兩人看著以前過的確實不怎麼樣?
可是自從回城以後,他們的日子過得隻有被別人羨慕的份?
哪裏還有以前小時候那種,傻傻的樣子呀?”
“就是,這也就是同人不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