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清楚,可是總覺著這心裏有股火氣!”

“我也有這種感覺,可是咱們當老師的人,最不應該把情緒帶到工作當中來!”

“這話說的沒錯,不過好在,跟大家夥聊聊天,心情反而好多了。”

“我也是。”

“我也是。”

確實不應該把情緒帶到工作當中,可是有時候不光因為家庭瑣事會搞得心情不好,這不在工作當中也能做到。

而且這個朱老師就借錢的事,越來越不在乎。

好在上次他開口借錢的時候,嫌棄拿給他的錢少沒有用,而這次正好又有現成的理由拒絕他,這不也沒有借給他。

雖說搞不好因為沒有借錢給他,他反而會對自家兩口子有些記恨,可是總比把錢借給給他,他過後不還錢的好好。

沒看到上次他跟其他同事借錢到現在還沒有還嗎?

而且這次又開口跟人家借,即便誰的手裏寬裕一些,在這個時候,恐怕也得思量一番才會決定吧!

要不然,怎麼短短的幾天時間,朱老師就不顧自己的臉麵,到處借錢不說,還有些口不擇攔呢?

話說他們家的事,跟別人也沒有多大的關係,可是誰讓兩家這次辦喜事又前後相差不遠呢?

即便相差甚遠,恐怕到時候也會被同事拿出來做比較。

好在這種事已經有過一次,這次不管怎麼比較在自己這裏都無所謂。

這不當自己辦完喜事沒過幾天,就聽到大家夥在辦公室閑聊的時候說起來。

“我算是看出來了!”

“看出什麼來?”

“就是怎麼好端端的說了這麼一句沒頭沒尾的話?”

“哪有,你們這是沒有聽明白我的意思?”

“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說,這朱老師家辦喜事,還真是根據錢多錢少來辦呀?

你們在婚禮上麻煩就沒有看到,他們家的那個親家,以及新郎新娘那個臉色嗎?”

“怎麼沒有看到,話說他們家前兩次婚禮辦的還不錯,這別人也許不知道什麼情況,他們家老三心裏應該最清楚呀?”

“要不怎麼說,他臉色不好看呢?

不說其他的事,就這都是同樣是他們家的兒子,相差也太大了吧?”

“那沒有辦法,誰讓朱老師家裏沒有錢呢?”

“他是沒有錢,可是他也沒有少借別人的錢呀?

而且上兩次喜事的禮錢,難道他自己沒有收嗎?

還是說,直接給了兩個兒子?

更何況,最近這一年多來,走也沒有見他還誰的錢呀?

就這怎麼說手裏應該也有一些錢,怎麼婚禮就辦的這麼寒酸呢?”

“這個誰知道呀?”

“難道是說,把大部分的錢,都給了女方當作彩禮了?”

“甭管是不是,反正他這個人越來越不怎麼樣!”

“沒錯,就因為這次沒有借錢給他,他那個語氣就夠讓人生氣。”

“誰說不是呢?

我反正這次去參加他們家的喜事,直接打的白條,不怕你們笑話,我是實在怕到最後,借給他的錢還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