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你會跟什麼樣的人動手?”

“什麼樣的人,這個還真不太好說,那些得罪我的人,以前根本就不需要我動手。

我動手的機會都是在山上!”

“山上?”

“對呀!

那個時候下鄉苦,想吃點好東西,隻能上山了。”

“那是不是很刺激?”

“是很刺激,刺激的都能把命給交代了?”

“這?”

“你還別不信,我和顧林還真遇上這種事,後來雖說解決了,可是也差點連命都丟了。

至於動嘴嗎?

這個在哪個時候也是經常的事,哪怕就是回到京市,這不前幾年因為一些事,還跟鄰居鬧的不怎麼愉快過。”

“這話怎麼說,這人過日子哪裏事事順心呢?”

“還真是,不是為了家裏瑣事,就是外麵的事。”

“沒錯。”

“那李老師,你跟顧老師現在還經常上山嗎?”

“上山?

有時候在假期裏的時候。會去爬爬山,但是想上山打獵,想都不用想。

不說現在打獵是違法的事,就說現在的山上也沒有多少獵物了。”

“這?”

“你們還別不信,隨著國家的發展,山林的開發,根本就見不到多少獵物,反而真有能夠他們生存的地方,還是那種原始森林。

而在咱們京市好像真沒有,你要是有那個想法的話,可以去西郊那邊看看。不過我勸你們最好別去,那邊時常有部隊拉鏈,危不危險不說,一旦被待著後果很嚴重。

更何況,現在咱們想吃什麼買不到呀,沒有必要為了口吃的東西,去鬧那個險。”

“還真是,李老師說的沒錯,你們這些年輕的教師,可別去冒險。”

“張老師,我們就是有那個心也沒有那個膽呀?

不說我們都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就是真有那個本事,說實話也不敢去碰觸法律的底線。”

“那就好,那就好。”

“不過我還真挺羨慕李老師。”

“羨慕我,羨慕我什麼?

難道羨慕我當初下鄉?”

“可不是那種人?

這是多麼好的一段經曆!”

“你要是羨慕我這個的話,不妨回家問問你的父母,或者是其他的長輩,特別是那些曾經下過鄉的人。

問問他們當初下鄉都經曆過什麼?”

“難道李老師就不能跟我們說說嗎?”

“對呀?

李老師,我們同事這麼多年也很少聽你提起過?”

“提起什麼?

提起我的身世經曆,還是我下鄉的經曆?”

“這?”

“不是我不想說,而是當時我但凡有點辦法,都不會下鄉。

要知道從小親娘就不喜,唯一帶自己好的奶奶,又因為下邊的弟弟妹妹去世,好不容易考取的工作崗位被惦記不說,還差一點被賣。

在這種情況下,不下鄉還能做什麼?

至於去了鄉下,話說除了跟知青院裏的知青關係不怎麼好以外,跟老鄉們的關係,那是比親人還要親。”

“那不是很好嗎?”

“是不錯,前提得有人比你不好才行,再一個就是你真的融入進去,要不然他們為什麼對你好。”

“這?”

“那李老師你就沒有恨嗎?

當初有那麼多人對你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