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夢(下)(1 / 2)

變。

一切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著。

不知是何時注意到的:

街邊,吹糖人的老爺爺不見了,幾個買粘貼買畫報的小攤鋪占用了位置。

路口,買灶糖的小推車消失了,連同稀酥蹦脆,又香又甜的“大塊糖”一起失去了蹤跡。。。隻有臨近過年時,才能從角落裏找到幾個賣糖的,而味道卻早已不複原來。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小女孩也逐漸成長為少女,從小學升入初中、高中,再進入大學。

看著沿途不斷變換著的風景,她陷入了沉思:

從什麼時候開始手中不再拿著中國結了呢?

是第一首流行歌曲的出現?還是買回了第一個MP3?

從什麼時候開始桌上不再放剪刀、彩紙了呢?

是報完了第一個外語班?還是報名參加第一個奧賽?

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吃傳統的民間小吃了呢?

是吃完第一個蛋糕後?還是第一次在飯店吃完?

時代的腳步飛快,周圍出現越來越多的流行元素,歐洲風,美國調,還有日韓小清新。

美國的西部牛仔,歐洲的複古,法國的浪漫,英國的紳士,德國的穩重,日本的大和文化。。。。。。

種種這些,看得人眼花繚亂,各種羨慕嫉妒恨。。。。。。在此之餘,卻又不禁反思,我們呢?五千年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我們有著什麼呢?

詩詞歌賦、四書五經、茶道、文字、陶瓷、千萬種民間工藝。。。。。。

細數,原來竟有這麼多能讓他國眼紅的文化,有這麼多讓其他民族心馳神往的傳統。

。。。。。。

“小凡!不是有英語班兒嗎?快晚了吧,還不快去!”一婦人催促道。

“啊?啊!知道了。”少女從沙發上騰地一下站起,拎起書包,踩上鞋子,匆匆離去。

電視屏幕還在不停的閃爍著。

“中國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曆史,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人們日常生活中靠口頭和行為傳承下來的文化模式可謂是數不勝數,這種文化模式我們將其稱為民俗文化。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越來越進步,地球的範圍越來越小,中西方文化接觸越來越親密,“全盤西化”、“拿來主義”在當代中國不可謂沒有,中國的本土文化有的已瀕臨絕種,為了弘揚中國文化,再現偉大的民俗風景。。。。。。”

聲音滔滔不絕,恍惚間傳得很遠很遠。。。

一間充滿現代氣息的房間,角落的抽屜,拉開,正靜靜地躺放著火紅的剪紙和喜慶的中國結。。。

這或許代表著一種喜愛,或許傳承著一種心意,又或許。。。。。。

。。。。。。

“嗯~~”嚶嚀一聲,大床上某人悠悠轉醒。身體蜷縮在被子裏,短發淩亂,但見其白皙的皮膚,不難看出,這是個少女。

眼睛半閉半合,內心感慨萬千:

怎麼會做這樣的夢?

有多長時間沒有再次夢到那個場景?

對於已經擁有的,沒有多大感覺;還沒擁有的,追求無果;沒想到,本以為已經忘了的,卻真正深入骨髓,刻入靈魂,永遠都無法放棄。。。

想著便有一絲無奈在臉上蔓延。連她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在信息化的21世紀,每個月還會找個時間去編一編中國結、剪一剪紙張。

看來有些東西,是想忘也忘不了的,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習慣?

嗬嗬嗬~還真是個可怕的東西。

有誰能想到,她一個新時代的大學生、潮流的穿越迷,還是個民俗控呢?又有誰能知道,現在她閉上眼睛都能編出一個複雜的中國結呢?貌似,連她的父母都不知道,他們的女兒竟是個巧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