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十方世界,修行之道(2 / 2)

越過數萬裏南疆,再往南便是煙波浩渺的南海疆域,其盡頭是何處,從未有人探知。

中土之西,越過西帝山,便是蠻荒不毛之地,其間人煙稀少,多是妖獸猛禽穴居之地,更有上古凶獸出沒,魔道五宗的另外四宗天魔教、血河門、幽冥殿和元始魔宗便位於蠻荒。

神州中土極北,乃北帝山是也。越過北帝山,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大漠,其上多有遊牧野蠻民族散居,穿過大漠,便是冰天雪地的極寒之地,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別說是人,就是妖獸都難得一見。越過萬裏冰封的極寒之地,便到了極北之北,天地間最寒冷之地:寒冰北海,北冥寒域。

神州中土,以中帝山為中心,四麵八方各有數萬裏之遙,山水縱橫,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氣候宜人,自古以來就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地,故人口稠密,生機勃勃,更有仙道十門中的九派分立各地。

傳說自古皇開天辟地,羲皇鼎定乾坤,媧皇造化萬物以來,天地便是如此,五帝山更是古皇、羲皇、媧皇所化,乃太古神山,千萬年來,守護著神州大地的億萬子民。

《十方世界》中詳細描述了神州中土之地各處的地理概貌,名山大川,風土人情,仙道門派,更有傳說中的各種仙家至寶,上古神獸,上古妖獸等。

方道明是如獲至寶,身心投入,欲罷不能,待到一氣讀完,已是日落西山,月華高掛,錯過了晚飯時間。

掩上竹簡,方道明唏噓不已,暗道天地如此廣闊,若能任我遨遊,豈不快哉,這下更是堅定了求仙問道之決心,道心更穩。

一時無話,方道明來到儒園已有月餘,其間隻是苦練法訣,不作他想。若是有不甚明了之處,便去詢問老伯。後者雖是一頓斥責,但終究會深入淺出的解析一番。每每如此,方道明便如醍醐灌頂,先前諸多一知半解,自以為是之處,便是毛塞頓開,脈絡清晰,自己再細細想過,更是如飲瓊漿玉液,回味無窮。

依他本意,原是打算去尋李臻求解,但每次對方均是神龍見尾不見首,不是修煉就是煉丹,次數多了,方道明也就淡了這份心思。

所謂山中不覺歲月催,方道明再次見到戰千羽時,已是三個月之後了。

三個月時間,足以改變一個人,盡管戰千羽才六歲,盡管這些改變並非脫胎換骨。那幼小的臉龐已是稚氣隱退,英氣雛現,原本紅色麵容也漸漸白皙。手中一柄造型古樸的寶劍幾乎和他一般長。

“千羽!”方道明心喜中夾著一絲酸楚,羨慕中夾著一絲嫉妒。

見到闊別已久的好友,戰千羽也是萬分心喜,噓寒問暖,當得知方道明也開始修煉法訣時,更是鼓勵不斷。

方道明年紀雖幼,但三個月下來,人情冷暖,已是自知,當下盡揀些開心的事情說與他聽。

三個月下來,戰千羽的天賦、勤奮,深得其師空隱居士的喜愛,更於一月前開始傳授他儒園的鎮園絕學《浩然正氣訣》。浩然正氣訣乃儒園創園宗師,一代奇才浩然子所創,引天地浩然正氣,溫養肉身,築基、凝丹、元神、渡劫,乃儒園一切功法、道術、神通之根本,儒園弟子必修之法。

方道明聽了暗自神傷:儒園子弟必修之法,我卻沒有,看來他們並沒有把我當儒園子弟看待。

“千羽,你現在的修為到了什麼境界?”方道明旁敲側擊。

“依師傅所言,我剛剛邁入修道的門檻,已經能夠引氣入體,氣隨意動,待將來修成練氣歸虛,練虛還神,便能由後天邁入先天,開啟肉身的各種潛能、神通,渡過凝氣劫,便是丹成境界,練就先天虛丹、實丹,最後築就先天金丹種子,渡過金丹劫,那便是真正的蹬堂入室了。”

“那再往上的境界呢?”

戰千羽笑道:“再往上,我也不知道了,師傅說待我渡過金丹劫,再告訴我。”

“那你現在有沒有學到什麼法術、神通?”

“還早呢!”戰千羽啞然失笑:“在渡過凝氣劫之前,隻是對肉身的淬練,屬於築基階段,之後再學習道術、神通,便是事半功倍,無往不利。”

方道明見旁敲側擊半天,也沒效果,不禁心灰意冷,心情索然。

戰千羽見了,心中歉疚:“你我兄弟,本不該瞞你,隻是師傅千訂萬囑,沒有他的允許,不得將浩然正氣訣告知其他任何人,否則便是欺師滅祖。”

方道明連道無妨。於是二人戲耍一日,各回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