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沙彌將石猴帶了下去,畢恭畢敬引領他沐浴更衣,又安排他在禪寺的一間廂房裏住下。石猴還是第一次被人這樣伺候,花果山那些猴子對他尊敬倒是有了,哪裏懂得這些人間禮數?這自然也是石猴來到這個世界以來第一次住在正經屋子裏麵,看著滿屋古意盎然的桌椅床櫃,石猴心中一陣慨歎:人生際遇當真莫測,一個念頭,或許便是一個世界。
前世是時侯,今世成了石猴,如果自己沒來到這個世界,孫悟空的一生該是與《西遊記》中一模一樣,但從現在開始,那個從叛逆轉為歸順的猴子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便是自己這個熟知《西遊記》故事發展的假悟空。
石猴下去後,大聖國師王菩薩在大殿中犯起了嘀咕:靈明石猴雖算得上天地異種,卻也不值得玄天上帝關注,我要為這石猴起一個名字,他又為何阻止呢?
他左思右想也摸不著頭腦,任憑他如何施展袖中乾坤之術,卻越算越是混沌,除了這石猴近期將應一劫之外,其餘都如鏡花水月,似是看得見卻又摸不著。
大聖國師王菩薩自修成正果以來,還從未遇到這樣奇怪的事,一個猴子的命理,居然能逃得出太乙金仙的陰晴休戚之算,豈不怪哉?
罷了罷了,再糾纏於此,心難靜了。菩薩左手一抖,將衣袖撩到小臂,輕輕巧巧撚起一顆無花果放入口中,仔細咀嚼後微微頷首:好一顆優曇缽。(無花果又名“優曇缽”。“優曇缽”一詞為梵語音譯,是佛教傳說中的一種花名,語出《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緩步行至院中,大聖國師王菩薩抬眼一望,廊邊一株優曇花樹靈瑞空起,竟是一樹的皎潔。這時他心中微微一動:《法華文句》中說道: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佛家講究因果緣起,凡事凡物皆有莫名的關聯,這石猴若應在這無花果上,難道,他會與那金輪王有些幹係?
荒唐荒唐,想到這裏,菩薩搖了搖頭,金輪王乃是轉輪聖王的三十二法相之一,而那轉輪聖王乃是自開天辟地以來的王中最尊,萬王之王,萬佛之佛,豈會與這剛出生的猴子有什麼瓜葛。
他又思忖了一會,終究看不透,於是輕歎一口氣,看來天運無窮,非菩薩力所能及啊。
石猴在這廂房中,將那些雕琢精美的器具擺設逐個摩挲了一遍,動作緩慢至極,似是每一樣都愛不釋手。但他心中卻一刻都不曾停止思考。
自己被這大聖國師王菩薩帶到此地,雖說暫時有了安身之處,但實際上卻是禍福未卜。看大聖國師王菩薩的舉止,先前還有些收留之意,自己若能憑借靈明石猴的天賦被他收為徒弟,必能學得一身非凡本領,將來闖出另一片天地也未可知呢。
可惜可惜,這一切都被一個莫名的神秘人物阻止,這個人,絕非普通神仙,可以確定的是他的地位隻在大聖國師王菩薩之上。而且,他似乎知道自己的命之所屬否則一隻猴子的死活與他老人家何幹?
石猴猜測了許多人物,如來?老君?菩提?觀音?都有可能,又都不太確定。想了半天,石猴終於放棄,這場大戲的帷幕剛剛揭開一角,實在沒有什麼線索可言,自己身在此山中且能力未逮,還是省省力氣吧。
是夜,石猴躺在榻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冥冥中總覺得有一雙眼睛在暗中注視著他,這感覺極為微妙,卻自然尋不到源頭。
他起身行至庭院中,隻見屋頂的飛簷角下鑲嵌兩枚通亮的明珠,將整個院子照得亮如白晝。院內花團錦簇,清香怡人。
大聖國師王菩薩居於泗州,其實此處仍是南贍部洲地界,悟空行來時山下還是冰天雪地,山上卻是晚春時節,真是神仙地界,不比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