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撫掌長笑道:“燕姑娘果然好身手,當真巾幗不讓須眉,不愧是名門之後!”
燕傾城微微點頭致意,道:“承蒙誇獎。”
金三億也想說幾句讚美的話,可惜自己結巴得太厲害,怕又出乖露醜,隻得閉緊了嘴巴。隻見李意安撫好安慶事宜,便帶著眾人,再次穿越空間,便至河北戰場上空,下方戰氣連雲,兵卒無數,白刃相博,積屍成山,流血成河。
李意通體金光暴漲,一聲長嘯暮煙孤,萬裏平疇,隻聽音波有如驚雷滾滾!
“朕已脫困,叛軍還不束手歸降!”
李意身為長生境高手,在這些普通軍士和將領心中,便猶如天神一般!李意被囚之時,他們還會受三王蒙蔽,參與造反,此時李意脫困,他們一個個早已嚇得心驚膽戰,紛紛放下武器,跪在地麵之上。
此時,李意又將手一揚,三顆首級,掉下長空,緩緩落到地麵:“三王已伏誅,除大惡之外,降者免死!”
下方叛軍驗看得首級是真,三王都已被殺,還心存猶疑者,也盡數束手投降。消息傳遍整個華北平原,不斷有叛軍趕到此地,黑壓壓一大片人馬,跪在地麵之上,無數個屁股朝向天空,極為壯觀。
自然,也有數十名小修羅安插在叛軍中的半神便想逃走,李意卻灑出金光如電,將其中一半燒成飛灰,隻有離這裏較遠的一半成功逃掉。
很快,與三王同謀的安徽、河南、山東鎮守使也都飛空而來,各自叩頭請求免死,李意卻道:“卻是饒你們不得。”一揮手,便將三人製住,收入天涯咫尺當中。
戰族和北方蠻夷得知李意脫困,三王伏誅,急忙火速退兵。
自此,震動天下的三藩之亂,宣告平定!
交待大元帥處理接收叛軍事宜,李意便帶了蕭晨等人,回轉燕都,一群皇子公主嬪妃上來問候不休,自不必說。將蕭晨等三人留在燕都遊玩了幾日,李意則將這樁事情思慮了一番,一本本奏章批下去,交付大理寺將案件審核明白,傳下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周唐宋三王,凶頑悖逆,起兵謀逆,罪在不赦,然念其有大功於前,且已臨陣伏誅,禍不及其家人,止奪其封爵,沒其家產,各賜三家良田千畝以養身。安徽、山東、河南三省鎮守使,附逆,斬立決,家人同與作亂者,絞,無關者可赦之,毋行株連。其餘官員,為叛逆脅從,不究其罪。江蘇鎮守使姚冥,浙江鎮守使麥笛,臨危扶社稷,功勳卓著,分加湖廣總督、兩江總督之職,其餘有功將士,各行封賞。河北、江蘇兩省,飽受戰火,田園荒蕪,居民流散,自此三載之內,賦稅止征五成。欽此!
姚冥和麵如鍋底的麥笛早已趕到燕都,叩頭謝恩,戴花騎馬長街誇官半日,領了印信,前往任所而去——可憐姚冥胯下那匹紅馬被壓了個半死。
此令一發,百姓紛紛稱讚李意仁慈賢明,當真一代聖君,卻也不多言。
這日,李意請了蕭晨、金三億、燕傾城到一間側殿中,李義桔也在一側。隻見李意龍袍加身,威儀逼人,但表情卻甚是慈和,笑道:“老幺,這次你功勞甚大,父皇便封你為安天王,以河南北部兩千裏為封地,如何?”
隻見李義桔走上前去,單腿跪下道:“叩謝父皇。但即便是親王,也難免致生不測之念,待父皇退位後,若兒臣得繼大位,自然用不著這封地,若為一親王,封地太大,手下軍馬太廣,隻怕會像周王一般,生出叛逆之心。故此,這王爵兒臣不敢辭,封地麼,一座城池便足矣。”
李意大笑道:“老幺,既然你如此深明大義,那便這樣吧!”轉頭對蕭晨幾人道:“幾位都是出身武林名門,普通的金銀財帛,想來都看不上眼,大內寶庫中,倒有幾件修士用的寶貝,你們可願挑選下?”
金三億正要開言,奈何結巴,一下說不出話兒來,蕭晨搶先說道:“稟陛下,我們是因為和李義桔是朋友才做這事,倘若貪圖寶物,就顯得俗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