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地處滇、黔交界,烏蒙山脈深處,坐落於美麗六衝河畔的赫章中學,同往年一樣,迎來了一群群初中升入高中,等待老師排座次的少年。
人群中,一名胖少年對一名高個少年問道:“楊霄,你分在幾班。”
高個少年揚了揚交費收據。
“一班。”
“啊!一班,不可能!”
胖少年有點吃驚。
一名瘦少年聞聲揶揄道:“楊霄,你是歌唱得好還是舞跳得好,我怎麼不知道。”
“嗬嗬!昨晚做夢分到一班的吧?”
周圍的少年隨即一齊起哄。
“看看吧,是不是一班。”
楊霄雙手將收據高高舉起,麵向幾位少年。
“還真是一班。”
“怪事。”
“老師分錯了吧?”
“運氣真好。”
“楊霄!哥幾個去一班看排戲就找你了,你小子別到時裝作不認識。”
幾名同學七嘴八舌說個不停,一臉的羨慕。
“唉!我說你們,一班有什麼稀奇,瞧你們那德性。”嘴上說不稀奇,楊霄的臉上卻明顯是一副得瑟的神色。
為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楊霄所在的學校把高中分成了學工、學農兩大類班級,畢業班最後一個學期除了學習語文、政治、英語、數理化等必學課程外,還增加了農村會計,機械加工等適用於農村、工廠的額外課程,為高中生畢業後上山下鄉打基礎。體現了學校領導、老師對本校學生的關懷。
學校還成立了宣傳隊和藍球隊,除參加本縣各種會議、各種活動的文藝演出及藍球比賽外,還時常抽調參加市組織的文藝調演和藍球比賽。並在文藝調演和藍球比賽中多次獲得名次和好評,極大地增強了學校的榮譽感。
為了更好的提高學校宣傳隊藍球隊的水平和技能,學校在高中分班時便把有藝術特長和籃球打得好的同學統一分到了一個班。方便排戲、訓練和管理。眾多俊男美女共聚一堂,這個班想不被人囑目都不行。
當然,該班都是學校口碑最好的老師任教,在曆屆高中同年級各班中,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此,該班的同學曆來都是其他班同學仰慕的對象,能成為該班的一員是每屆初中畢業生共同的理想。
一不會唱歌,二不會演戲,球也打得不算好的楊霄居然說他分到一班時,引來其他同學的質疑、羨慕就不奇怪了。
其實楊霄分到一班是因今年的初中畢業生比往年要多一些,在不增加班級的情況下,學校采取每班增加學生人數的方法來解決,這樣一來,有特長的學生不夠組成一個班。學校隻能從沒有特長的同學中抽人補齊,部分沒有特長但品學兼優的同學就被分到了一班。
“噓!噓!”
“高一一班的同學到我這裏集合,按男單女雙,高矮次序站成6列。”
“噓!噓!”
“高一二班的同學到我這裏集合,按男單女雙,高矮次序站成6列。”
“……”
排座次的時間到了,各班新上任的班主任老師一邊吹著哨子,一邊指揮著自己的學生列隊。
“我叫蘇昌,是一班的班主任老師,今後就和同學們在一起工作學習了,希望同學們支持我的工作,發揚一班的光榮傳統,做到學習、演出、比賽三不誤,為一班爭光,為學校爭光。現在我把同學們的座次排一下。”
“第一列第三名和第四名交換一下位置。”
“第二列第六名和第四列第四名交換一下位置。”
“第六列女生少一名,第五列第五名男生站第六列女生後麵去”
“哈!哈!”
男同學中傳來了一片笑聲。
“有什麼好笑的,在笑把你們也調過去。”
蘇老師的話,讓正在歡笑的同學好似引亢高歌的白鵝,突然被人捏住了脖子一樣,笑聲嘎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