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9章 風起雲湧前湊(1 / 2)

當所有事情都在默默地風起雲湧之際,在華夏大地上也是發生了很多大事情。

至從武昌起義後;帝國主義看到清政府已難以維持,便從封建統治集團內部選中袁世凱,作為其侵華的新工具。與此同時,麵對洶湧澎湃的革命浪潮;清政府也不得不起用袁世凱,利用其控製下的北洋軍維係清王朝的統治。這樣,袁世凱就在帝國主義支持下,乘革命勢力迅猛發展之機;迫使清政府任命他為內閣總理大臣,掌握了清朝的軍政大權。

同時,在袁世凱掌權以後,對革命黨人采取了一打一拉的狡猾伎倆。他一方麵派兵攻打武漢,占領漢口、漢陽,對革命勢力進行武力威脅;另一方麵,又在帝國主義配合下,派人南下和談,利用革命黨人的軟弱,采用欺騙的手段,誘使其交出政權。1912年1月,孫中山在中外反動勢力的夾擊和革命陣營內部妥協派的壓力下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凱絕對讚成共和,就可把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給他。袁世凱在得到革命勢力同意讓權的保證後,又回過頭來對清皇室施加壓力,武力逼宮,迫使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詔退位。

清帝退位後,袁世凱聲明“讚成共和“,孫中山向參議院提出辭職。接著,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為了限製袁世凱的權力,孫中山提出了新大總統到南京就職等條件。為此,袁世凱在帝國主義支持下,故意在北方製造緊張局勢,迫使參議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職。

1912年2月15日,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同時在2月25日,南京臨時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27日,臨時參議會、臨時政府派蔡元培為專使,宋教仁、汪精衛為專員,到北京迎接袁世凱南下就職;蔡元培一行於2月27日抵達北京,當天下午會見袁世凱表明來意,袁世凱表示願意南下;2月29日袁世凱與專使團舉行茶話會。

當專使團到達北京之日,全城遍懸五色國旗;主要路口均搭起了彩牌樓,並大開中華門,請專使由中門而入。中華門是清代的“大清門“,平時關閉著中門,隻有皇帝出入時才大開中門。袁世凱“開中門迎客“,可謂給專使以極高的禮遇。在歡迎專使的宴會上,袁世凱“誠懇“地表示:“一俟北京局勢穩定,立即南下就職“。可是,二月二十九日晚六時,北京就發生了“兵變“。29日晚8時,袁世凱的嫡係親軍北洋陸軍第三鎮以索餉為名發動了兵變;兵變的結果是商民遭搶劫者四千餘家,京奉、京漢鐵路局,大清、交通、直隸三銀行以及製幣廠亦遭劫掠,損失白銀九百多萬兩。專使住所被洗劫一空,叛亂部隊打到專使團的住所,蔡元培等人在表明身份無效後逃出;蔡元培等人避入東交民巷內的六國飯店,僅以身免。帝國主義國家駐華公使根據辛醜條約,紛紛調集軍隊進入北京保護使館的“安全“,並威脅袁世凱如不盡快穩定局勢就調集更多的兵力進入北京。兵變也蔓延到了保定和天津地區,北京的政局大有內憂外患雙臨並至之勢。於是商界人士籲請袁世凱“萬勿南下“,同時,所有北洋將領通電全國主張“大總統在北京就職“。在這種情況下,南京方麵被迫讓步,同意袁世凱於三月十日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