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節 激戰之前(1 / 3)

諸葛流雲駕駛的“悍馬”越野車在一個路口停了下來。一大群打著標語、搖著小旗的學生正高呼著“打倒日本帝國主語”、“光複河山”之類的口號從汽車前麵走過。遊行隊伍浩浩蕩蕩,在西南絕對是難得一見的奇景,不過,戰爭爆發以來,他每天、每時、每刻都能見到類似規模的遊行——除了夜晚。

他不喜歡這種活動。事實上,在郭波影響下,西南國民警衛隊與武裝警察部隊的官兵裏幾乎沒有人喜歡遊行——尤其是學生遊行。

遊行,這種活動太過於喧鬧,而且擾亂社會正常秩序。

而如此頻繁的遊行在西南更不是可想象的。遊行一次十分正常,遊行兩次也可以理解,遊行三次,安全部門就會幹預。如果有哪個學校的學生連續四天都在大街上遊行,那麼那個學校的領導就會失業。

“這些學生,他們都不用上課的嗎?”諸葛流雲低聲咕噥到。

“老兄,現在還在寒假中,學校都在放假,這些學生當然不用上課。”副駕駛座上的乘客反駁到。“而且,有這麼多愛國學生,難道這不是一件好事?”他指著遊行的學生,發出一個滿意的歎息。“看,我們的未來多麼有前途!”

“前途?我看是錢途吧。”諸葛流雲翻了個白眼,“嘁”了一下。他對“愛國學生”沒有多少好感——他認為這些年輕人對事物缺乏全麵認識,所有行為完全建立在激情、一廂情願以及自以為是上——但他更不喜歡身邊這位老兄。

胡仁,一個令人厭惡的家夥,現在他正在利用學生們的愛國熱情為自己牟取利益。他鼓動學生們捐款為東北軍購買武器彈藥,但實際上捐款都進了他的腰包——因為他正在向東北軍武器彈藥。

他是一個軍火商。

至少在表麵上,他是一個軍火商。

諸葛流雲相信胡仁有秘密使命或者秘密身份——普通的軍火商不可能使用軍隊的運輸機和載重卡車運輸自己的“商品”。他或許與政府有關係,或許在為情報機構服務,或許他就是一名特工。他經常會想到這些問題,因此,每一次這個家夥死乞白咧提出要搭他的便車,他總是沒有辦法拒絕他。

拒絕一名特工不是明智的決定。雖然他不會因此嫉恨你,但也不太有可能與你做朋友。而對於諸葛流雲的工作而言,一名特工朋友——即使隻是名義上的朋友——可以為他提供很多幫助。

他有自己的小算盤。

不過他也很明智的不向胡仁尋求明確的答案——雖然他確實很想那麼做。

但他可以問別的。

“阿仁,你的生意如何?”諸葛流雲轉過頭,看著胡仁。“你已經說服了多少愛國學生捐款?”

他期待他的回答,但胡仁卻突然泄了氣。“別提了,成績差得要死。”

“怎麼,難道那些愛國學生不夠愛國麼?”這是一個不是笑話的笑話。諸葛流雲的意思是——難道愛國學生的愛國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這種人並不少見,不過胡仁遇到的問題不是這個。“不是學生不愛國,是他們莫名其妙的樂觀情緒。”他的語氣中充滿抱怨。“因為第一師在上海的勝利,現在北平的學生對戰爭的前景樂觀至極,大多數人相信戰爭很快會結束,中國將贏得勝利。所以他們認為沒有必要為東北軍捐款購買武器彈藥。”

“我不是很明白……戰爭很快會結束與是否有必要為東北軍捐贈武器彈藥有什麼必然聯係嗎?”其實,同樣的問題諸葛流雲也有一些體會。他的任務是動員北平的大學撤退,然而因為大家對前景充滿樂觀,所以沒有哪所大學願意撤退。他浪費無數口水,卻沒有任何成效。

“即使戰爭很快就會打完——或許隻要幾個月,但東北軍的彈藥儲備能堅持那麼久嗎?”

“當然不能。”胡仁自然知道東北軍的彈藥儲備情況——如果東北軍彈藥充足,他還有什麼必要來北平?而且,在前三天的戰鬥中東北軍已經消耗了不少彈藥。“但這個問題學生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也知道他們很少會思考具體問題。”他搖了搖頭。“令我感到非常鬱悶的是,他們很天真的認為南京與重慶會給東北軍補充損耗的武器彈藥。”

即使諸葛流雲隻是一個小小的上尉,他也知道這純粹是在做夢——南京會很樂於見到一個地方實力派在戰爭中被削弱,而重慶也是如此。

“不過他們也不是完全天真,至少他們還有一個機會。”

“你指的是中校與張學良的會麵。”諸葛流雲看上去有些不以為然。“你認為中校會與張學良達成什麼援助協議?”

“我當然不會這麼認為。”胡仁同樣表現出了一點不以為意。“不然我來北平做什麼?”

※※※※※※※※※※※※※※※※※※※※※※※※

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終於全部通過了路口,諸葛流雲重新發動汽車。汽車開始加速前進,但沒開出幾米就被人攔了下來。

攔車的是一個西南國民警衛隊的上尉。諸葛流雲認識他,汪構,通常被人喊做“汪狗”。他在總參謀部下屬的宣傳部門工作,是那個貝賢升上校的部下,屬於那種將“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為真理”奉為信條的人物——同樣也是他不喜歡的那一類人。

但他還是搖下車窗。“有什麼事,汪狗?”

“我的車壞了,搭個便車。老大,帶我去中南海。”汪構拉開後車門鑽進車裏,然後不斷的催促諸葛流雲。“十萬火急,老大,你能不能開快些,救人如救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