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1 / 2)

太皇太後在新生兒的滿月之時,看著滿堂子孫和睦,想起這繁榮昌盛的天下,想起自己自己竟然活過這麼多年的歲月了,盡管年輕時不甚如意,但晚來享福,這輩子也算是知足了。

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太皇太後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在慈寧宮於睡夢中與世長辭,無病無災無痛,安詳而去,享年九十五歲。

太皇太後走的很突然,也走的很平靜,連挽救的機會都沒有,但太皇太後又是安詳高齡而逝,可謂喜喪。

盡管事實上如此,康熙心裏依舊是承受不住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很快就病倒了,陷入沉沉的昏迷中。

太皇太後薨逝,皇帝病倒自然是震驚朝野的大事。訥敏,胤禛,及太醫院的太醫都集體出動。然而康熙的病頗為古怪,醫治了好三天康熙都沒有好轉,看樣子,這一年的新年注定是難過了。不過,除夕前的一天,康熙突然好轉,眼神清明,不像是重病之人。

康熙轉醒後的第一件便是召集了眾皇子,以皇太子為首,十幾位皇子長幼有序依次站好,關心地看著康熙。康熙見到兒子們真誠的關心神色,又在胤礽、胤褆、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胤礻我、胤祥、胤禵等九個兒子臉上多做停留,想起兒子們這些年的生活,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預言,想起如今的大清,再想起夢中所見,他眼前的這些兒子雖然會彼此互損,彼此使點絆子,但基本上無傷大雅,反而更見兄弟之間手足和睦。老天爺總就是是厚待他的。

眾皇子自然不明白康熙這麼召見他們,卻不說一句話,納悶不已,許久,康熙才道:“朕年事已高,決意宣布退位,禪讓皇位給皇太子胤礽,爾等有何想法?”

胤礽第一個傻了,這麼多年來,眼見皇父身體健康,年富力強,自己媳婦也不斷暗示,等他即位還要好多年,他早就明白他要做好長期做皇太子的準備和事實了,突然間皇位就這麼來了,自己傻了。

其餘皇子覺得皇父這麼來一遭也嚇了一跳,不過想著皇太子這些年做的不錯,他即位是名正言順的事。

不過,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眾皇子都求康熙收回聖旨,但康熙主意已決,就宣布待太皇太後喪禮一過,行禪位大典。

康熙四十七年七月,皇太子胤礽太極殿接過太上皇玄燁手中的玉璽,正式登基為帝,尊生父康熙皇帝為太上還,尊繼母佟佳氏為太上皇後,尊祖母博爾濟吉特氏為太皇太後,並宣布次年改元為新啟。之後冊封發妻瓜爾佳氏為皇後,冊封嫡長子弘皙為皇太子,加封一眾成年兄弟。

柔思穿上華貴的皇後禮服,不禁和眾姊妹感歎,她居然成為第一夫人了,隻是沒有照片留念罷了,太可惜了。

姐妹也感歎不已,多年努力,總算是成功了,皇太子順利繼續,雖然九龍們之間磕磕碰碰不少,但還是相處的不錯,更別提什麼九子奪嫡了。原本擔心康熙四十七年的廢太子事件,卻沒有想到康熙四十七年發生的是皇太子胤礽順利登基大事,皇子之間相處和睦,這一生算是基本無憂了,曆史什麼的,徹底被她們改變了。

胤礽登基後,康熙決定退出乾清宮,決定帶著太上皇後和太妃們搬到暢春園居住,將紫禁城留給新皇。胤礽則是孝順表示皇父在一日,他便不搬入乾清宮居住,最後選擇了養心殿最為新皇寢宮,而柔思則是選擇最近永壽宮為皇後寢宮,至於柔思在此居住的時間可謂少之又少,基本上霸占了皇帝的寢宮不走了,而新君胤礽自然是巴不得。

退位後的康熙日子過得很悠閑,嬌妻美妾不必說,還有滿堂兒孫,頤養天年。至於那煩人的政事早就被康熙拋下了,全部交給他的這些能幹的兒子,至於兒子們的日子,兒孫自有兒孫福,哪怕兒子們都成為妻奴,總比在他夢中見到彼此之間爭得跟烏雞眼似的,骨肉相殘要好很多,至少在他眼中,兒子們都是樂在其中,不是嗎?

胤礽雖然順利登上帝位,但是皇帝的生涯並不好做,大清疆域廣闊,組成複雜,內有不法分裂之徒,外有敵寇虎視,做一個好皇帝,成為一代又為之君,並不容易。好在胤礽有個好老爸,給他生一群能幹的兄弟,兄弟之間齊心,合力打造著盛世繁華的江山。

新啟帝正如他年號所命名的那般,在他的治理下大清乃至華夏民族開啟了新的一頁。

在新啟皇帝統治時期,大清的內政外交開始了深刻的變革,開始改革內政,促進民族大團結,平定西北叛亂,經濟繁榮,百姓富足,對外軍事強盛,等等,成為封建社會末期最後的一個盛世,為社會成功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啟帝一朝留給後人所津津樂道的除了新啟帝那一代明主的功業外,還有他那些能力出眾的兄弟們的功業和發妻之間恩愛相守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