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孫承宗對火炮都是非常的重視,他相信以火器足以彌補明軍在機動性上的缺失。對於明軍中的火器孫承宗也是非常了解,徐光啟口中的兩人抬火炮他見過。那是一種兩個人抬著火炮,搬運很方便,可是射程就非常的差強人意了,隻有一裏遠。
孫承宗不禁在心裏想著,如果按照徐光啟的說法,采用了顆粒狀的火藥,這種二人抬火炮的射程就能答道兩裏。兩裏的射程已經是小弗朗基炮的射程了,相對於小弗朗基搬運卻更加的方便,對明軍戰鬥力的提升自然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至於徐光啟說的大弗朗機炮孫承宗自然也不陌生,這種弗朗基是一種後裝炮,有子銃和母銃兩部分組成。因為炮彈的特殊性,這種火炮的射速非常快,子炮(炮彈)從後方裝入,發射間隔短,發射散彈時一發炮彈帶有五百發子彈,可以封鎖六十米寬的正麵,威力驚人。
對於這種火炮,孫承宗同樣是非常喜歡,這簡直就是對付騎兵的利器。當初戚繼光在麵對蒙古韃子騎兵衝擊的時候,采用的就是這種弗朗基。最多的時候曾經兩百門火炮一起發射散彈,無論什麼樣的騎兵都別想衝過來。
可是萬曆三大征之後,朝廷的國庫日益空虛,張居正變法成果消耗殆盡,朝廷已經很多年大規模沒有鑄造這種火炮了。原本整個大明的軍中有各種弗朗基炮大概四千門左右,可是很多都已經不能在用了,現在明軍中的這種火炮其實並不多了。
如果真的能夠改進這種火炮,解決到射程和搬運的問題,這絕對是縱橫的戰場的法寶。可是朝廷裏麵每個人都知道,鑄造這樣的火炮造價實在太高,就怕國庫不堪重負啊!
想到這裏孫承宗不由的抬頭看了一眼天啟皇帝,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希望這位陛下有自己的辦法。在孫承宗看來想要解決大明的問題,改善現在這樣積重難返的局麵,改革是唯一的辦法。可是現在他也不知道天啟皇帝的想法,自古以來改革就是一個任何人都要小心碰觸的問題。
孫承宗沉思的時候,天啟皇帝則是緩緩的點了點頭,沉聲對徐光啟說道:“朕和你們說的膛線的問題你們研究了嗎?可有進展?”
對於任何一個後世的人來說,隻要對軍事稍稍有一點了解,對於膛線都不會陌生。可以說膛線的出現是整個火器有了質的飛躍,有了全麵取代冷兵器的可能。當然有膛線的火槍,現在天啟皇帝是不用想的,器械實在是太落後,如果用人工刻畫,成功率實在是太低了。就算能夠將成功率提升上來,速度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天啟皇帝有時候也後悔,自己為什麼就不是學理工的呢?哪怕就會車工也行啊!不過也隻能感歎一番。
略微沉吟了一下,徐光啟苦笑著搖了搖頭,沉聲說道:“陛下,臣等正在研製,略微有了一些進展,距離成功還有一點距離。”
這個結果早就在天啟皇帝的預料之中,如果真的有那麼容易,膛線在就出現了。不過天啟皇帝心裏很有信心,隻要將這個東西告訴徐光啟他們,充滿智慧的這些人就肯定能造出來。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語氣輕緩的說道:“這個不必太過焦急,慢慢來,這不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一邊的孫承宗則是讚同的點了點頭,隻要有了這個目標,朝著這方麵努力,遲早就會有成功的一天。
看了一眼徐光啟,天啟皇帝笑著說道:“徐愛卿,朕找你來不是為了這件事情,你現在是工部的侍郎是嗎?”
“是,皇上!”徐光啟雖然不知道天啟皇帝為什麼這麼問,隻能恭敬的答道。雖然徐光啟是工部的侍郎,可是幾乎不到工部去,不過是為了做事方便一些。
回頭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啟皇帝沉聲說道:“著司禮監擬旨,擢升徐光啟為榮祿大夫,加工部尚書銜,特旨準許入內閣行走!”
大殿裏的人全都愣住了,徐光啟這可是一步登天了,雖然現在的內閣空缺的大學士隻有一個位子,那就是東閣大學士。哪怕就是東東閣大學士也是大學士啊!榮祿大夫乃是從一品的文散介,並沒有什麼實質意義,可是後麵的加工部尚書銜就有意義了。雖然明朝的官職中,這個不過是虛職,可是到了徐光啟這裏卻很有用。
“臣徐光啟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微微一愣之後,徐光啟連忙跪倒在地,大聲的說道。
天啟皇帝緩步的走了下來,將徐光啟輕輕的攙扶了起來,沉聲說道:“愛卿做的一切朕都看在眼裏,對於這正有功的人,朕絕不吝嗇封賞。對於真正為國為民的人,朕絕對與加以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