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看看在凜冽寒風中完全絞殺在一起喊殺震天的兩支同樣顏色的大軍,輕歎一聲。
楚軍兵卒的戰力和鬥誌已經完全蓋過馮劫麾下的秦軍。但是張良卻很清楚,馮劫根本沒有用盡全力,在秦軍僅僅投入不到五萬人進入戰場的時候,張良就知道馮劫沒有打算依靠自己這十萬秦軍就將項羽擊敗或者誅殺,馮劫在拖時間。或者說是馮劫在等。
等什麼呢?不用想也知道,顯然是秦軍已經有援軍來了,而且應該已經到了附近,不然馮劫肯定不會出營接戰。始皇帝雖然被張良認為是暴君,但是張良心中卻至少認同一點,那就是能跟隨在始皇帝身邊的那些大秦朝臣,基本上沒有一個是屍位素餐之輩,每個人都是良才,即便是被如今的秦皇胡亥誅殺掉的趙高,也同樣不是一般人。
天人人都知道,趙高最拿手的就是對大秦無數的律法精通到極點,任何時候隻要皇帝問起,趙高都能信手拈來而且沒有絲毫錯漏。
馮劫雖然沒有蒙恬、王翦、王賁那樣有名,但是領軍打仗同樣也是一流水準。
兩支大軍同樣都是使用的老式秦弩,射程不過一百五十而已,一波弩箭出去,基本上就已經是短兵相接了。而且顯然,每當秦軍在楚軍的的重壓下有潰散的趨勢時,馮劫總會好處的補充上一路大軍加入戰場,穩住陣形,即便後退也並不慌亂。
看著廝殺的熱火朝天似乎連空氣都帶著幾分硝煙氣息的戰場,張良默然,是時候該走了。隻是楚項一滅,這天下還有何處能有我張良容身之所?
也隻有他自己清楚,事情遠遠不似他跟項羽分析的那樣簡單。但是同樣他也很清楚,如果不能給項羽描繪一個美好的場景,在得知項梁兵敗被擒之後已經幾近六神無主的項羽,根本不可能領著大軍逃過秦軍即將到來的重重圍堵。
雖然壽春到底如何張良不清楚,但是在心底他已經猜到了壽春如今的局麵。
即便項梁兵敗,如果不是秦軍早就在項梁身邊埋伏有人或者說是有人出賣了項梁,項梁最多也隻會是死在亂軍之中而不會被生擒。更何況以項梁的性格,不可能會在全軍覆沒之後還苟且偷生。
有人出賣項梁這個張良以為不太可能,那麼剩下就隻能是秦軍早就在楚軍之中混入了細作。並且這細作還有能力接近項梁和範增等人的身邊。
項梁身邊都有秦軍細作,那麼項羽身邊會不會也有呢?
不能不說,張良還是有幾把刷子的。雖然沒有全部猜中,但是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秦軍細作進入楚軍中,顯然是早有預謀的。秦人說不定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在謀劃。項梁和項羽大軍中有秦軍細作,那麼作為楚國都城的壽春,怎麼可能會沒有?
張良並不看好項羽,但是現在他又必須讓項羽看到生的希望或者說未來。因為張良不想死。所以張良給項羽畫了一張大餅。
此刻護衛在張良身邊的,全部都是他在前麵長達數年的逃往路途中認識的韓人。在張良跟隨項梁渡過淮河之前,將這些人都收納在了自己身邊。
張良已經不信任任何楚軍兵卒,當然除了他身邊的這些人。他很清楚,項梁是造反,自己同樣是在造反,而且自己的罪名似乎要比項梁還要多上那麼幾分,博浪沙之事讓他名傳天下,同樣也讓他成為大秦朝堂的眼中釘。
張良還不想不明不白的被人生擒了。
項羽自告奮勇的領著一萬江東鐵騎準備在關鍵時候突襲秦軍側翼亦或是後陣,而張良自然是當仁不讓的擔當起了指揮楚軍正麵對陣秦軍的重任。
張良誌在揮斥方遒治理天下,對行軍打仗之道其實並不太熱衷。但是,並不是說張良不會指揮打仗,也許張良的軍事指揮才能比不上韓信,但是絕對要比項羽強上不少,當然項羽也不是很差,隻是政治上腦袋白癡了點。
項羽也該出場了,隻是當他領著楚軍擊敗了馮劫發現再次陷入趕來馳援的秦軍包圍圈中的時候。楚軍兵卒還能像現在這般勢如猛虎嗎?
答案張良心中已經知道。
“駕!”
張良猛然一催胯下戰馬,領著百餘個親隨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戰場。沒有留下任何隻言片語,因為張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出這東海。
將龍且、英布等人盡皆留在項羽身邊同他一起統領一萬江東鐵騎,已經是張良能為項羽做的最後一件事情了。
……
當項羽領著一萬江東鐵騎突然出現在馮劫右翼的時候,馮劫就知道這場大戰自己已經敗了。如今他已經將手中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戰場,也才堪堪穩住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