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墓奇緣(3 / 3)

而蕭楓智勇俱佳,運氣又好,是以一切設計自是作廢。

蕭楓到這活死人墓,原本就不是為了練功而來。隻是前些時日功力飛漲太快,來此就是為了修心養性。而他想要練功的話,首先也得達到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神依形生的境界。不然便有可能就會走火入魔,墮入魔道。是以,他閃身便進了那藏經室。

藏經室倒是不大,裏麵沒有木結構的事物,四周的經櫃,俱是在那石壁上雕鑿而成。滿滿的道藏經書擺滿了石櫃。蕭楓隨手取了一本,竟是《道德經》,再看看其它經書的書名,有《莊子》、《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周易參同契》、《黃石公素書》、《陰符經三皇玉訣》......等等。

蕭楓想了下,隨手取了本《道德經》看了起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就這樣,蕭楓在那藏經室中,每日裏便是翻看道藏丹經,孜孜不倦。餓時就到甬道處取膳就食。如此過了數月。這一日,蕭楓正在翻書,看到一本《呂祖精華詩歌集》,心想,這呂祖可是我全真派的五祖之一,他寫的詩集,我倒要瞧瞧,看看有何異處。

花了柱香的時辰,看到最後三頁處,發現參照前麵所載,有些地方所說,經論精奧,妙語如珠,頗增妙悟,但一大半卻全不可解。埋頭細讀這三頁詩歌集,苦思了半天,總覺其中矛盾百出,必定另有關鍵。但把這一本詩歌集翻來覆去的細看,所有歌訣法門實已全部熟讀領會,更無遺漏。

這天晚上,他因參究不出其中道理,在床上翻來覆去,始終睡不安穩。

一時好奇心起,忽想,既在這書頁中找不到答案,興許在那封麵或封底處能找到,想到這更是心癢難忍。急忙跑到藏經室,取出那本詩歌集,稍稍用力拉扯,竟是扯之不動。

他此時《金關鎖玉訣》已有小成,雙手極具內家勁力,雖說稍稍一扯,但力道也非同小可,就是鐵條也要拉長,不料想這書居然不損,情知必有古怪。細加審視,原來封麵和封底是以烏金絲和不知甚麼細線織成,共有兩層。他取出小刀割斷釘書的絲線,拆下封麵和封底,發現之中果然另有別物,細心挑開兩層之間連係的烏金絲,原是中間藏有兩張紙箋。

紙箋上記載的是:重陽祖師在這古墓裏靜修八年,一朝得悟大道。在羽化飛升前參悟出《北鬥七星訣》,此訣功參造化,奪天地之力,若習之大成,可與天神並肩齊驅。怎奈飛升在即,不得遠離靜修之地。隻能記載於紙箋之上,以付有緣之人。

另有一部秘典《太陰悟真篇》藏於中間石櫃第三層的凹陷處。這部密典乃是北宋儒生黃裳所著。其人才高八鬥,學富五車.隻是孤芳自賞,落落不群。後被奸人所害,本要梟首。皇上不舍他之才學,隻是閹他之後,又置於翰林院編撰散軼道藏,是以每日裏熟讀經書。

隻因他才比天高,學究天人,最後竟被他得悟大道,以臻仙境。

這部密典乃是重陽祖師在偶然下得之,由於祖師自重身份,故而不會去改修他法,何況本門的《北鬥七星訣》說來也不弱於它。但棄置卻又可惜,是以隻能藏於密處。最後囑得到《北鬥七星訣》的有緣人,妥善處理那部《太陰悟真篇》。

蕭楓心想:這兩部仙訣密典,倒是正合我這幾年的消遣打發無聊之用。又想到黃裳其人在那等艱苦之境,還能得悟大道,以臻仙境,自己又怎能落於人後。自此蕭楓更是熟讀經書,不分日夜。每日裏一得空便研習那《北鬥七星訣》及《太陰悟真篇》那兩部仙訣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