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
——青石子
一
大約五百年後,一普通藍袍少年背著一把古樸的石劍曆經千難萬阻踏上大雄山,來到了金蟬寺。見到一掃地老僧問;
大師,此處可有仙師傳道?
老僧宣法號道:
有終是無,無中也可生有。此處乃是佛門淨地,所修乃是清淨修身之法。你還是離去吧,佛緣未到。
這是王小虎第二次被修仙門派拒絕。去年,王小虎去清風穀也被拒之門外。清風穀素以木係功法聞名趙州修仙界。可笑的是,王小虎被檢測到沒有木靈根。
唉
王小虎歎了一口氣,卻非要修仙不可。便詢問老僧其他趙州修仙門派的地理位置。老僧又宣法號道:
阿彌陀佛,施主,恕老衲直言不諱。你佛緣既未到,又無仙緣。你可知道,你乃無靈根之士,金木水火土五係法術,若你學皆是事倍功半,且突破瓶頸較大。我佛慈悲,即使有人願意以靈藥和靈脈輔助於你。以你無靈根的資質最多修煉到築基後期,平生絕無可能再進半分。
王小虎道:
大師,已知道我資質平庸甚差,卻不知道我身負血海深仇。以我凡人之軀,即使習得世俗武林頂上秘籍二十載,也沒有可能有能力去尋那仇家。唯有修仙,懇求大師度我。
老僧道:
冤冤相報何時了。你佛緣未到,並不是與我佛無緣。罷了,你去紫蓬山的古劍門吧。那裏招收弟子的條件很低,或許可以如你所願吧。
王小虎叩謝完大師。又半年行至趙州紫蓬山,尋到古劍門。古劍門係劍修一脈,卻又集百家之長。在幾千年前趙州乃是古劍門一家獨大,如今卻是勢微力薄,無力角逐中原,隨時有斷滅師門香火傳承的可能。掌門師祖無涯道長,勵精圖治,苦修至結丹後期,一身法術道行奧妙異常,數次救門派於危難之際,甚得門派裏各師弟的信任。正所謂有心圖誌,無力回天。最近幾百年,大量招收弟子門人,對門內上下皆是悉心教誨,願無愧於祖師留下的這份基業。
王小虎數次懇求門童弟子願拜見古劍門仙師,習得法術,皆無果。王小虎自然是不願離去,每日必會長跪於古劍門護派大陣外二個時辰,但願可以感動修師,並予以授業。
一日,天降大雨,時值午後,一老一少二位修仙之士,徒步來到古劍門護派大陣外。王小虎仔細地打量了一番,那壯年方頭闊臉,龍眉劍目,甚是不凡。那少年著一身紫袍,眉宇間對一切皆為不屑。二人背劍而行,至王小虎處,壯士道:
少年何故跪與此地?
王小虎道:
求師無門!
壯士又道:
執劍者不懼生死,背劍者不跪天地。你這是弱。
那壯年說完,又對身後的紫袍少年道:
東辰,我們走。
那少年起步欲走,回頭見王小虎道:
劍流,東辰。
劍流,東辰?大概是這少年的名字吧,王小虎揣摩著。那大雨滂沱卻不可濕其二人衣衫。
大約三柱香的時間,一大群修仙者,簇擁著那壯年與少年而出,一青袍清瘦道長對那壯年說:
西宿道友,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如今我古劍門雖是窮途末路,但是自保之力尚且有餘。你我八百年莫逆之交,此處一別,不知何日再會,保重。
那拜訪的劍流二人便祭起背後的仙劍禦劍而去。
那青袍道長欲轉身回陣,忽見一少年跪在雨中打量著自己。未等左右門衛言明實情,他隻道了一句:
日出之時,收其為門外執事弟子。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大雨過後的山中景色雲霧繚繞,宛如仙境。最後的一縷陽光破雲而出,直射在王小虎堅毅的臉上,那雙眼似乎看見了前所未有的光明。
二
一陣陣迷迷糊糊的,王小虎嚐試著睜開雙眼,終於清醒了過來,打量著四周。這是一間不大的茅舍,土牆草頂,陳列的家具很少,自己躺著的土坑占了這屋子的四分之一,不得不說這睡覺的地方還真大啊。牆壁上掛著一幅畫像,有點眼熟,邊上懸著一張白紙,上書“知恥而後勇,笨鳥唯勤路”。紙底邊留有小字說明乃是雲遊子贈。
王小虎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背後,劍呢?對了,劍呢?正慌張著,忽然闖進來一暴肌肉絡腮胡的大漢端著一碗熱藥湯道:
少年,你在雨中淋壞了身子,送到我這裏已然昏迷不醒呢。從今天起,我就是你方宏師兄了,來,把這藥湯喝了。
小虎接過藥湯喝著,又問那畫像上的是誰?原來,那就是無涯掌門師祖,果然氣宇非凡,絕倫逸群。
小虎問方宏師兄道:
你看到我背著的那把石劍了嗎?
方宏師兄笑道;
紅袖師妹送你來的時候看到了,好像被她拿走了。紅袖師妹乃是我古劍門外門弟子第一人,她看中的東西,你是絕無可能再要回的。
不行
小虎怒道:
這石劍對於我很是重要,我必須要回。
於是,嚷著衝出了們外。剛跑開沒多久,小虎又回來不好意思地問方宏師兄道:
對了,方師兄,紅袖師姐,所居何處?
這話問的方宏一陣好笑。他停下劈柴的動作,擦了把汗水勸道:
與我一起聊天吧,紅袖師妹不是你想見就能見得著的。
小虎不以為然,在院子裏大吼道;
紅袖到底在哪裏?在哪裏?
說曹操,曹操到。紅袖乃是掌門師祖無涯的養女,平日裏嬌生慣養,氣焰何其囂張跋扈,已突破煉氣中期,進階練氣後期,自稱外門弟子第一人,喜愛捉弄人,古劍門上上下下誰沒有被她猴耍過。此時,正奉師門之命,來給小虎送來衣物和弟子令牌,卻不巧聽到有人大吼自己的名號,不喜道:
我聽說你這新來的黃毛小子是個強脾氣,沒想到膽子也大的可以啊。師姐的名號也敢直呼,還喊的一副苦大仇深,不死不休的樣子,如今我來了,你是要決鬥嗎?
見到這瘟神祖宗,方宏轉身急忙想要逃走,躲還躲不起嗎?
那紅袖生得玲瓏肌白,柳發紅繩,粉麵桃嘴,著一身紅短裙,金邊白長褲,鹿皮簇毛靴。看出方宏之意,氣急敗壞,小腳一跺道:
方宏師兄,就這麼急著走嗎?
這方宏師兄,論輩分,已經是很久的一批弟子了,和他同時進門的弟子大多都已成為內門弟子了,不少已經築基。有一位萬劍師弟,天資聰慧,才智過人,乃是苦修之士。不久前,驚聞已經渡劫成功,成為本門有史以來最年青的結丹道長。
要不怎麼說天意弄人,方宏同樣乃是苦修之士,卻五大三粗,資質愚笨之人,可笑如今才練氣後期,選擇走煉體的偏門,師門實則無奈。隻好奪去他的丹藥供給,罰他來這後山樹林砍柴劈木,他卻喜得這清淨之地,一幹二十年。平日裏除了砍柴劈木便是打坐煉體,樂得逍遙。萬劍聽聞曾到訪一次,見其無語,隻道一句:
朽木。
便二十年不相見,一別二十年,一個已然成為門派新秀翹楚結丹道長,一個仍然是外門弟子,砍柴劈木徘徊在練氣後期瓶頸。朽木一事已經成為門內的一大笑話,幾乎無人不曉。
方宏此時已無處可逃,憨厚地笑道:
紅袖師妹,您怎麼來了?他隻不過是想要回那把石劍。
紅袖從乾坤袋中喚出那把古樸的石劍,挑釁地望著小虎道:
想要嗎?我知道你張不開口求我,過來搶吧,看你本事嘍。
小虎,怒不再言,跑去欲奪。隻聽,方宏師兄道:
少年,切莫風騷。
那石劍在紅袖身邊飛來飛去,小虎一陣白忙活,撲通一聲,一個不小心,摔坐在地上。紅袖忍俊不禁,笑得彎了腰。又覺得沒有了趣味,一個浮空術,將那石劍牢牢地定在了高空,任小虎如何也拿不到的位置。才一本正經地道:
師姐我是奉師門之命來的,這些是你的弟子令牌和衣物,你暫且住在這裏,一年半載後和新來的弟子一起參加入宗大典。
方宏笑道:
這種小事何須師妹親自跑上一趟呢?師妹。你真是的。
嗬嗬
紅袖笑道。
隻見她又從靈獸袋中喚出一隻母山雞,送到方宏懷中道:
這是我從外門弟子手中救下的山雞,好看嗎?可憐嗎?他們欲要吃它,幸好被我撞見。我將它隻能寄養在你這,好生照看,丟了一隻羽毛也要你好看。
方宏鬱悶道:
師妹既然喜歡何不將它放入靈獸袋,日夜相伴。
紅袖道:
你又不是它,你怎麼知道它喜歡呆在靈獸袋中呢?好了,我不會虧待與你的。
紅袖擺起藕臂,轉身就要走,行過幾十步,那空中的石劍忽地墜落在小虎的身邊。小虎猶豫了一下,還是追了上去。紅袖心裏嘀咕著,她雖背對著,神識卻已探知身後之事,心想。果然是強的可以,自己將石劍還他都還沒完沒了。正欲出手隨便教訓一下。卻聽小虎停住說:
師姐請慢。
何事?
紅袖好奇地問道。
小虎吞吞吐吐地說:
師姐可否將石劍定在空中之術和飛來飛去之法教我。還有,你那袋子這麼小怎麼能裝下如此多的東西?師弟很是好奇,不知師姐能否送師弟一個?
紅袖一愣,等到緩過神來已是春風拂麵笑態生。笑道;
朽木。
便祭起一花瓣升空而去。
小虎很是驚訝。見過會飛的劍。沒想到這花瓣也會變大飛行。心中油然對這位外門第一人的紅袖師姐佩服的五體投地。卻不見身後的方宏師兄老臉一紅。
三
相處了幾日,方宏知道了小虎的名字,小虎也從方師兄那裏打聽到了很多修仙常識。二人好生供養著那隻母山雞。紅袖師姐送來的東西裏就有這麼一隻儲物袋,和她的不同,那是更高一級的乾坤袋。還有一本《連期期基礎法術摘要》,記載的就有練氣期修煉之法和幾個最為簡單的法術,如浮空術,禦器術,騰空術,小火球術等等。
唉
小虎歎息著。必須練氣入體,感識靈氣,成為連期期初期弟子,才可學習。真是想現在就練一練啊。不甘心地將儲物袋和書本揣入懷中,背起石劍,出門去尋方宏師兄道:
師兄你教我修煉啊,好不好?
師兄你整日裏砍柴劈木,怎麼就不修煉呢?
師兄你給我放個法術看看,好不好?
師兄你劈完了沒有啊?
方宏沒有停下手中劈柴的動作,說道:
小虎,修仙一途,別人可以為你解惑卻無法教你修煉,每個人的體質和靈根不一樣,修煉途中遇到的感悟也不一樣。所以都是同途殊歸。師兄,瓷質愚笨。所修功法已改為煉體之術,我砍柴劈木也是在修煉。你想要的紅袖師妹給你的書裏都有。我所能教你的隻有一個字就是“勤”。你自己去修煉吧,遇到了問題,你可以找我,我方才可以教你怎麼做。我這裏有一本木係功法,多留無用你拿去吧。為了應付小虎,方宏隨手丟了個小火球術,看的小虎如癡如醉。
小虎覺得方宏師兄說的對,修仙無捷徑,勤練方為舟。這方宏師兄原來砍柴劈木也是在修煉啊。怪不得他一天的活,凡人十個,十天也完成不了一半,自己也要努力了。於是,小虎向後山深處跑去,約一裏,找了個幹淨的地方打坐著,拿出二本書。一本是紅袖師姐給的《連氣期基礎法術摘要》,另一本是方宏師兄給的木係功法《回春功》。先學習紅袖師姐給的這功法吧。小虎決定後,便開始嚐試練氣入體,化為己用。
古劍門地處紫蓬山,雖門派勢微,然則所處的靈脈卻較好,靈氣充沛。正是這充沛的靈氣供應著護派大陣,八門鎖魂劍陣,才使得一般宵小不敢胡亂打主意。小虎按照修煉法則,打坐運氣,一陣陣腹熱,從丹田處傳來,不知不覺,已進入了歸寂的狀態,仿若元神出竅思緒雲遊,冥冥中一片黑暗。
此時,正在佛界打坐的佛陀睜開了雙眼感覺到一絲異常,他令其弟子查明原由。阿那律,因得天眼,能見十方世界,有天眼第一人之稱,是佛陀的弟子。他上前稟明佛陀說:
人界有生靈皆為卵生,胎生,濕生。而今有一石化生,正在開靈拜四方,卻不知怎麼有了人身。此來人魔,應讓西方大威德明王派人去降伏。或引入我佛門度之。
佛陀說;
上天有好生之德,化無所化,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願其有眷屬般若。阿那律,你學佛的境界並不徹底。請觀世音菩薩助他開靈吧。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及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在那片黑暗中,遠處出現了一絲光明若隱若現,小虎不知不覺間已有了微弱的神識,那神識向遠處光明尋去,隻是出於一份好奇。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仲夏夜的樹林一片繁雜,猛地小虎身上白光乍泄,突破,練氣期初期。
驚訝,小虎用神識打探四周,方圓十裏,花蟲走獸,草木飛鳥,一清二楚,連地下的蟻窩也是。急忙用神識內視,自己的丹田處已有了氣海,不大的一團,呈淡綠色。又感識了儲物袋,裏麵的雜物,隨欲而出,隨欲而入。更驚訝的是自己的神識,練氣期的神識應是方圓一裏,方圓十裏這不是築基期才有的範圍嗎?無法解釋自己身上的這份秘密。
回想往事,王小虎祖籍河陽鎮人,年幼時,家中頗有些財物,因其父好賭,散盡家產,欠債累累。後其父離家躲避債主,不知其去向及生死。其母林氏,便帶小虎四處漂泊,以賣菜補衣謀生,期間有好事者願為林氏做媒,皆因小虎不喜無果。小虎十歲被林氏送到雄偉武館學習文字和拳腳。那是小虎最為開心的幾年,可惜後來……
唉
小虎歎了口氣,摸了摸身後那把石劍。回到屋舍已然不見方宏師兄,這暴肌肉的家夥跑哪去了?桌上留有字條:
外出任務,約五月後歸。
靠,這家夥一身不吭地走了。
小虎躺在床上正無聊,忽心血來潮,對著石劍做禦器術,半柱香也不見成果,倦意漸生,一覺天明。
接下來,小虎每日照常打坐修行,卻不見進展,隻是氣海大了一些,境界穩固了一些。在小虎不知乏味的練習下,終於可以隨心施展禦器術了,兼修的《回春功》也練至第二層了。紅袖師姐在第三個月開始頻繁而來,對小虎很是讚許,稱其為朽木逢春。這都是在她欣賞完她那隻山雞的漂亮羽毛之後。不幸的是方宏師兄死了,死於非命。紅袖對小虎做了很多思想工作,甚至稱有一個地方叫做極樂的世界。
其實,這個年紀的小虎還很懵懂,對於人的生老病死,聚散離合沒有過多的感觸,渾渾噩噩的。紅袖做為一名女子,天生的多愁善感,她覺得小虎對於方宏師兄的死,肯定很傷心,很難過。她拉著小虎的手,真誠地望著他的眼說:
你還有古劍門,還有我,我對你發誓,你若不離我而去,我必不會對你棄之。
這話說出口後,搞得小虎也淚濕眼眶,紅袖覺得自己情緒過頭了,看到小虎傻傻的樣子又覺得好笑。
四
冬去春來,時值三月,名花初開,燕語梁上,蝶舞花前,桃鋪錦繡景如畫。不得不提,時光如梭。小虎因已是練氣期初期修為的弟子,不用參加什麼入門測試了。等到入門測試結束後。才有人去後山叫小虎去門派大殿見掌門師叔無涯道長。
小虎猶如土包子進城,除去後山,他還沒有去過古劍門任何一處呢。更何況是門派大殿。
過青石橋,登漢白玉石階,見殿頂有石刻異獸,殿內有玉石雕龍寶座,高高在上坐著無涯師祖,下列五,六十新進弟子,被邊上的一眾長老打量著,殿內有擎頂石柱,上刻盤龍湘雲,壽山福海。
見小虎和眾弟子已站到一起。無涯方開口道:
自古以來,正邪勢不兩立,是非曲直更是難定,少有人做到問心無鬼,修仙之士皆恐災禍之難避,歎生命之短暫。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終化凡塵。方今天下,大道未昌,群魔滋擾,我派也於危難頹廢之際,勸誡爾等,唯有苦修之士,如鶴立雞群,可成大業。仙途路艱,不知其難。仙途路遙,不知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