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鋒芒(1 / 3)

十二

王小虎來到古劍門的祠堂,見一位道士打扮的中年男子正在執帚掃地,便上前說明來由,說是犯了門規前來思過。又問那男子:

這裏就你一人嗎?

那男子道:

就我一人。

王小虎道:

那你肯定就是雲遊子前輩了。

雲遊子道:

以往的名號我已忘記。

小虎又道;

前輩犯了何法,要自困在這無趣的地方。

雲遊子道:

少年時自負有淩雲劍,而今,秦華落盡,滿懷悔過,你不必再問了。

小虎也便不敢多問,獨自向祠堂內走去。

雲遊子看著他的背影,自語道:

這無涯師弟又使的一石三鳥計,看他造化了。

小虎來到祠堂內,見一尊巨大石人,左右看不見正麵隻見其背手而立,其背後有一隻石刻人眼作閉目狀,知這是大人物不敢多加放肆,便老實地盤坐在地下的蒲團上。一開始他還可以靜心打坐,十日後終於賴不住性子,便好奇上這麵前的石像,他閉上雙眼,用神識察看,也隻能模糊地見到這石人的正麵,他努力地將自己的神識細致化,終於在第二十日見到其真容,此人容貌威嚴,雙眉緊鎖,斂容閉唇,又隱約見其袍底有石刻字卻辨不清。小虎用他最大化的神識去察看,終於見到其上寫道:

貧道西門獨戶,年幼失去雙親,幸得蜀山散仙江城子收做背劍侍童,自此入道,獨愛劍。蒙天厚愛,資質尚可,神識強大是別人幾倍,二十六歲出師,四處尋人比試劍法,六百三十歲後難逢敵手,聽聞趙州小雄山劍流有太乙,右甲二位師兄弟劍法了得無人能比,隻身前往,與其二人輪番比試不下百次,皆難分伯仲,欲再糾纏,此二人多聯手將吾擊退,吾得樂趣,豈肯罷休,便於這八百裏外的紫蓬山開門立派收徒傳道,專讓我這古劍門弟子去尋那劍流弟子不爽引起爭執,好逼迫那二位老鬼尋我討理,時常言語不和便大大出手,正和我意,快哉!奈何又一百年後驚聞右甲飛升,太乙失蹤,人生再無興事,便不再修煉在此坐化,又怕埋沒了我這劍道,特地寫有吾用劍心得在此,留於有緣後人。

小虎看到心裏也好笑,這開派祖師爺做事也太隨性了。再放開神識去看,隻見那劍法心得是深奧異常,將其牢牢記於心底,又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去領悟,終於還是參透了些,這讓小虎大喜。

不知不覺間已過了三月,這一日外麵好生熱鬧,除去早來的劍流,金禪寺,南州妙音穀,又來了清風穀,臥龍山,煉器宗,百草堂,和一些小門派以及眾多修仙家族的代表,要祝賀古劍門的萬劍成為結丹道長。

雲遊子自語道;

善似青鬆,惡似花,青鬆冷淡不如花,有朝一日濃霜降,隻見青鬆不見花。

賀宴擺了三天,古劍門弟子費勁張羅來的各類靈果和靈酒被消耗一空,完了,這些人還不肯走,說是恰逢古劍門小內比,想湊湊熱鬧,又半個月,古劍門小內比開始。分七座競技台,練氣期的弟子全部上去抽簽一一比試,最終紅袖奪得了第一名,她笑的花枝展開,古劍門外門第一人的名號終於實質名歸,第二名是位擁有雷靈根屬性的弟子叫邱健,第三名是泰和,也不知道他從哪裏得來了一套飛針內的法寶,一組一共三十二根,在別人意想不到時暗自放出,令人防不勝防。台上鬥的是你死我活,台下其他門外眾人卻暗自偷笑,清風穀的枯木道長歎道:

看來古劍門除了萬劍,真是到了青黃不接的時日了。那雷靈根的小子,唉,可惜了。

比試剛剛結束,一位來自一個叫做力王宗的小門派弟子跳上競技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