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袖出關(1 / 2)

紅袖出關

其實無涯所言不假。青梅山的得名,由於遍山皆是青梅樹,結實如盤。可惜遠離南疆,山峻澗深,人跡罕至,無人采摘。修士對此凡果也不感興趣,由它自身自長,越積越多,日久腐爛成為淤泥,把山中的一處低穀變成一片沼澤。沼澤中的果泥受了太陽的蒸發,幻成一片五彩的雲霧,大風都吹不散,幾萬年間形成了一片毒氣瘴。沼澤中有一處潭,名為青梅潭,傳聞潭中住著一條化形期的白毒蛟,堪比元嬰期修士的修為。

正邪上次大戰時,有一股邪派勢力深入正派的腹地,最後被幾大正派的門派合力圍困在青梅山上,他們求生不得,竟然將自己的身家全部拋擲入青梅潭,個個選擇自爆。無數年來,那些垂涎潭中寶物的修士,皆喪命於毒瘴之中。

青鸞轉身便要走,無涯道:

你不會真的要把藥園的靈草賤賣了吧?你莫走,你把話說清楚。

青鸞哪裏再會理睬他,徑直飛去。

幾個月後,雲嶺段家靈礦上的梅花庵。

這裏麵供奉這一座青頸觀音的尊像。這青頸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之一,屬三十三觀音的第十四尊。如果有眾生憶念此觀音,則能遠離怖畏厄難。得以解脫眾苦,以此尊作祈願除病,滅罪延壽等。其像三頭四臂,左手執蓮花,右手揚掌,結各式手印作打坐狀。

其堂內壁懸掛一副紙本水墨《芙蓉鴛鴦圖》。南本《涅槃經?鳥喻品》說:

鳥有二種,一名迦鄰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舍離。是苦、無常、無我等法亦複如是,不得相離。

又見那段家之女青菱,虔誠地開《度亡經》一卷念讀完畢,又開《觀音經》,又宣了一會《勸修功卷》後,洗手漱口,端正衣冠,恭敬地合掌,眼中觀察佛像菩薩的光明聖像,上前供香,特別持念道:

一心奉請南無大輩觀世音菩薩。

此時,她的身後忽然出現一人,這來人便是王小虎,他的傷勢好的出不多了,見青菱正在向菩薩祈願,不敢打擾。又曉得見佛就拜,同去上香跪倒在青菱的左手邊。細觀此女,英姿勃勃,鴨蛋臉兒,鼻似瓊瑤,耳如墜玉,齒若扇貝,唇似塗朱,二道眼眉斜飛入鬢,一雙秀目明若朗星,睫毛長有二分,分外顯出一泓秋水,頭發上喜歡用鮮花裝飾,光彩照人,乃是個練氣期後期的女修,不像等閑人物,正要找她答話,又見此女抬頭祈願道:

一願以此功德,回向弟子眷顧闔家幸福安康。

二願以此功德,回向靈礦上喪命之人往生淨土,離苦得樂。

三願以此功德,回向古劍門王小虎早日康複痊愈。

完畢,叩頭禮拜不起。

王小虎等的煩躁,忽然鼻頭處飄來一陣焚香之煙,吸入後,身心變得寂靜安定舒暢,產生美妙的樂受。他們一起退出這梅花庵,青菱邀請他來到大院一處客室飲茶。

王小虎問道:

青菱道友莫非是佛修?

青菱道:

小女子不曾修煉佛門功法,隻是信仰。道友,真不是凡輩,這麼快便傷勢痊愈,而且還突破,晉入練氣期中期,這真是可喜可賀啊。

小虎道:

還有勞道友向菩薩祈願,小虎感謝不盡。

青菱偷笑,她可是想討好眼前之人,結攀青鸞道長的。小虎道:

難道靈礦上真的有人經常喪命,無故失蹤?!

青菱道:

是的,而且我一直在查,到現在還沒個頭緒,唉。

小虎急道:

我正是來找你,尋我那些個師弟、師妹的,可別生出了意外。

青菱道:

放心吧,他們結伴去往孫長老那裏了。

小虎方才安心,又向青菱討要那香。青菱便給了他些紫儃香料,又大方的送給他一件用來焚香的香爐。那青鳥形香爐,爐蓋有一隻似鴛鴦的水鳥蹲伏著,爐身貼有二層蓮花瓣紋,也有承盤。盤底有如意雲頭花式足。香爐就從鳥嘴溢出,爐身挖有小氣孔,而使得煙從上麵的鳥嘴飄出。小虎拿在手中把玩,愛不釋手。

青菱道:

我在梅花庵見道友賞梅時的癡情,便知道友是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