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畸形的審美,時代的印記,中國婦女纏足史帶血的終結號(1 / 1)

——馮驥才《三寸金蓮》裏的金蓮世界

金庸的小說裏,描寫了多個武俠美女的形象。

金庸心目中的美女形象,一定要膚白、杏眼、長發飄飄、身心靈動。

這些要求,基本符合中國文人對美女的一貫喜好。

也可能,因為金庸自己也是個標準文人的緣故。

說到審美,古今各個時代,對女人的審美標準都不一樣。

有的時候認為苗條骨感是美,有的時候崇尚豐滿圓潤,有的時候追求健康有線條感....

這些都還是無可厚非的,不過是“燕痩環肥”,個人有不同的審美喜好而已.

美,有的時候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但是一些特別的、改變了人正常生理結構的、變形乃至變態的審美,就比較令人不能欣賞了。

特別是還能夠在全國、乃至一定的區域內成為一種共識,不得不說是對女性的一種摧殘.

比如:一些非洲部落裏在女人的脖子上不斷的累積上項圈,使脖子變得特別細長。

非洲女孩子成年後的“割禮”,聽起來很文雅,其實是把身體的一部分切割下來,非常殘忍,而且導致了女孩子終身的痛苦。

再有就是我國過去的纏足、或者叫裹小腳了.

從最早推崇長比較小的腳的女人是美的,發展到要通過裹和纏等方式控製腳的生長,把大拇腳趾頭壓斷。

從外形上看起來變成畸形的小,踩著這種小腳的女人,據說無法走路搖搖擺擺,如風中揚柳,看起來弱不禁風,格外令人憐愛。

古典小說《清宮十三朝》裏描寫,腳裹的最小的女人,自己已經不太可以走路,行走都需有人抱著。

這樣的腳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功能,站立、行走、奔跑…

作家馮驥才的書《三寸金蓮》就講述了一個關於小腳女人的故事。

小說的女主角香蓮,她的一生,和她的小腳的故事.

香蓮家境平常,卻因小腳裹得好,得以嫁入大戶人家。

香蓮的一生因為小腳跌宕起伏,最終卻抵不過時代的更替。

香蓮的婆家,佟家少奶奶們,以獲得“賽腳會”上的評委“品蓮者”們的好評為榮.

香蓮更是因為在第一次的家庭“賽腳會”上隻得到第二名,而受到各種嘲笑和委屈。

小說裏還細致地描寫了小腳美的七個標準,其中要包括:“形、質、資、神、肥、軟、秀”, 又圍繞這些展開了對繡花鞋及小腳纏法的細致描述。

每一個精致小巧的三寸金蓮都是女子們用一生的痛苦換來的心血。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革,外來文化的衝擊,人們開始傾向於自然美.

更多的年輕女子因不願忍受纏足的痛苦加入天足會,抵製纏足。

在佟家最後一屆“賽腳會”上,香蓮的女兒,坦然地暴露出自己的一雙大腳,一雙天足,參加比賽。

香蓮的女兒,完成下一代對上一代文化束縛的徹底反抗和叛逆。

就像毛毛蟲不經過破繭而出,就無法變成美麗的蝴蝶.

三寸金蓮為美的時代,最終無法承受新文化的衝擊力,為中國婦女纏足史畫上了一個帶血的終結句號。

美,本來就應該是自由奔放,讓人舒服愜意的。

所有受束縛的美,都不應該是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