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貳 鳴蟬流火 第七章 焚荒之局·開(1 / 2)

所謂通繪,其實是元素係的一種偽裝手段,讓一種序列構築的靈術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外顯姿態來,這樣可以使敵人無法輕易辨別其屬性,又或者,有時候一些本來軟弱無力的靈術需要更輕捷凶猛的外放手段,勢若風雷或是銳似光電,這會令靈術的攻擊性大為增強。

這又有別於不同序列組合架構靈術所帶來的形態改變,歸根到底通繪隻是一種術法,並不會使得靈術的本質改變,就像剛剛那道青縛,它依然還是土石之術,沒有染上絲毫木屬特質,遇上了楚亦然的◤序列:原木◥便即刻宣告崩潰。

而且通繪基本隻能適用於一些簡單的單序列靈術,複雜的多序列構築成的靈術,甚至是某些極端暴烈精密的單序列靈術,都不能接受這樣隨意的變換,隻有那些簡單易控的靈術才能在保持完整不潰散的條件下施行通繪。撇開靈術繁複難盡的外形不言,在通繪所能達成的諸如激流、凝刺、風馳等多種效果之中,無疑是光紋來得最為理想,想想看,即便隻是一點金石,以光那樣的急速之下能造成的破壞力也是難以言喻的。

但是當楚亦然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立時遭到了無情的覆滅?——“要知道光紋不是什麼序列都能達成的,實際上在那樣的速度下大多數的靈術都會崩潰,就連光係的很多靈術,也完全不能達成那樣迅疾的速度,比如凝熾的聖光,實際上速度往往還達不到聲速。說起來,隻有少而又少的像是同樣虛渺的闇、音之類的序列才能通繪成光紋。”

不管怎樣,靈術的外放姿態取決於架構的靈術模,所以通繪是將完具的靈術模做一定的變換,在不使得靈術潰散的前提下,依照特定的方式和想要的術形完成靈力的另一重加塑,就像是給靈術加上一層偽裝的外殼,讓它變成完全不同的形態。

這過程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卻很複雜,例如靈力的加塑應該怎麼固定,又或者是通繪應該達成什麼樣的術形產生什麼樣的效果,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融會貫通,學姐收起指尖躍動的水滴,告訴楚亦然自己第一次完成通繪,也耗費了幾乎一周的時間,畢竟術法這種東西,隻能靠語言描述感覺,很難令人瞬間領會。

“所以,課後努力吧。”

叮鐺滿不情願地去觸碰了一下呆毛小年獸,展開“連線”,有關於通繪之中種種不同術形的資料便在瞬間傳輸完畢,這樣才不過初識了些許術形的楚亦然便可以在“課後”完成修習作業,自己一個人嚐試練習熟悉通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嘛。”

至於還剩下來夢世的課餘時間,自然是“課後休息”了,看到慕月祈迅速地完成課程收尾,楚亦然就知道她想要幹什麼了……果不其然,學姐伸手捉住蠢蠢欲動想要追逐小蜉蝣而去的呆毛學生證,讓它在兩人中間投映出了一片透明的光屏,上麵布滿了蜂巢狀的格子。

這是嚴老頭兒在基礎五行靈術課上放給學生的“五行棋”,在南柯學院算是一種很流行的娛樂工具。起初每個人能獲得6*5種不同棋子,分別代表不同的五行,每擺一粒子下去就會侵占周圍相鄰的六個格子,但是遇上相克的屬性就會被吃掉其相鄰的格子,而遇上相生的屬性就會從六角之上延展出一格,非相生相克關係的棋子先到者侵占住格子,下過棋子的地方不能再下,而棋盤是無限大的,最後侵占格子多的一方獲勝。其下法又有暗棋和明棋之分,此刻兩人在玩的,屬於明棋。

楚亦然執白先下,他將白火置於棋盤正中,白光泛開,瞬間侵占了七格,作為這場廝殺的開端,以火為始,其局名曰——焚荒。

自從某次為了尋找話題,他將五行棋擴散給了學姐,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每次見麵的時候慕月祈都要找他“戰個痛”,說起來,也可能是因為她總是輸多贏少的原因,在畢方學院裏短期內已經做到在朋友間所向無敵的慕月祈卻遠不是嚴老頭兒親傳弟子的對手,每次下棋都很少能贏過楚楚學弟,這讓高傲好強的她頗為不服氣。

於是每日廝殺也成了慣常課後休閑,慕月祈伸手一點,黑水落在白火的邊上,將他的七枚白格奪走了四格,黑:白=7:4——對戰於此啟開。

一開始的時候戰況並不激烈,兩人通常還能閑聊一些話題什麼的,隨便扯著一些有的沒的現世夢世的雜事,同時手下不停,黑於白在光屏上交織出紛擾變換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