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突然發難,海軍大西洋艦隊全殲英國皇家海軍主力,造成英國海軍損失七十多艘戰艦,三萬多人喪生,此事頓時轟動全世界。
英國國內頓時爆發大規模反唐示威抗議大遊行,呼籲英國政府對唐開戰。
針對此事,大唐帝國外交部堅決堅稱是誤傷,並指責英國皇家海軍選擇演習的時機和地點不當,造成大唐帝國海軍官兵們在實彈演習中誤以為是敵艦隊,結果造成誤傷,大唐帝國對英國海軍的人員傷亡表示遺憾。
大唐帝國如此回複此事,雖然十分牽強,但有其道理,各國軍事家紛紛發聲,表示英國海軍選擇在唐軍周邊海域進行演習,必然會遭到這種下場,是自作自受。
英國政府自然不服,換做幾十年前,英國必然會立即宣戰,但眼下英國人清楚的意識到,他們麵對的是世界超級強國,不論軍事實力、經濟實力都遠遠不是英國所能夠抗衡的,最關鍵的是大唐帝國在愛爾蘭島部署戰術核武器,一旦貿然宣戰,唐軍的核子巡航導彈在30秒內就可以將整個英國轟平。
這種威脅遠遠超過二戰德國對英國的威脅,所以英國政府不可能向對待德國那樣直接宣戰,需要尋求美國和北約框架內的幫助。
尼鬆克政府很是頭疼,英國盟友挨揍,本該挺身而出相幫,可是那就意味著跟大唐帝國直接決裂,甚至爆發唐美兩國的軍事衝突,乃至核大戰,後果不堪設想。
最讓美軍膽寒的是,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隊在短短幾分鍾時間內全軍覆沒,自身卻無一傷亡和任何損失,這讓人震驚。雖然相關調查還在進行當中,真相不得而知,但唐軍的軍事實力無疑是十分強悍的,換做美軍的話,絕對做不到的。
這種軍事差距令美國不敢輕舉妄動,可若不出麵,那麼英國寒心,北約軍事聯盟必將瓦解。
最終,尼鬆克政府沒辦法,隻得強硬指責大唐帝國,表示美國和北約將完全站在英國一邊,唐美關係將走向全麵對抗。
尼鬆克甚至親自給張猛打去了熱線電話,言辭抗議。但張猛無懼,據理力爭,表明大唐帝國的強硬立場,毫不退縮。
唐美外交大戰旋即爆發,雙方都向全世界表明自己的強硬立場,都不想失麵子,故意利用媒體放風,表明唐美將進行一場毀滅世界的核大戰,但雙方政府都表明立場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動用核武器。
對於美國而言,這些媒體放風是為了安撫英國和北約盟友,表明美國正在幫他們,說白了就是糊弄老百姓。
而對於大唐帝國而言,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唐軍一手策劃,是一次試探美國反應的冒險軍事行動,目的是摸清英軍實力,探知美國底線,試探美軍作何反應。
一試之下,唐軍大喜,英國海軍不堪一擊,表明美軍在常規戰爭方麵也不會強多少,完全不是唐軍的對手。
不過,大唐帝國同樣不敢大意,國土一級戒備,發射井內所有常規彈道導彈和核彈道導彈全部加注燃料,隨時發射。公路和鐵路機動的導彈部隊全部離開基地,在全國各地24小時戰備巡邏,防止被美國導彈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