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很快眼紅了,緊隨法國之後,比利時、荷蘭、挪威先後退出北約,陸續同大唐帝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從大唐帝國引進高科技技術和設備來發展和振興本國經濟。
1971年3月1日,隨著意大利退出北約,並第一個申請加入亞太軍事同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事實上已經瓦解崩潰。
大唐帝國很快批準了意大利的請求,使得意大利第一個加入亞太軍事同盟,而此時大唐帝國已經將亞太軍事同盟擴張到非洲、中南美洲,歐洲一些沒有加入北約的國家,如西班牙、瑞典、希臘等國也陸續申請加入大唐帝國為中心的亞太軍事同盟,這樣一來,大唐帝國主導的軍事同盟集團遍布世界各大洲,使得世界政府的構想漸漸成熟。
張猛越來越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夠統一全世界,那將是他一生最大的豐功偉績,因此在世界政府問題上,他全力支持。
1971年4月5日,大唐帝國單方麵解散聯合國,同來自全球的134個國家和地區共同起草了人類繁榮、穩定與發展聯合宣言,並成立了世界政府。
為了能夠打動所有國家,大唐帝國宣布世界政府成員國過度時期的領導人暫時維持現狀,大唐帝國將全力幫助各成員國脫貧致富,實現共同富裕。
這個主張得到了所有國家政客們的讚同,各成員國人民都指望大唐帝國的經濟援助,令他們過上富裕生活,同時大唐帝國足夠強大,足以保護他們避免戰爭威脅,因此支持率高達90%,最終促成世界政府掛牌成立。
1971年11月3日,張猛就任世界政府第一任大總統,內閣由各成員國按照人口、經濟實力和國土麵積來劃分,大唐帝國占據三分之一的席位,其他亞洲族群占據三分之一席位,歐洲族群占據四分之一席位,剩下的是南美洲國家和非洲國家。
大唐帝國實際上掌握世界政府的權利,這也是必然,畢竟世界政府剛剛成立,各成員國都清楚,立國之初需要強力人物維持局麵,所以他們並未反對大唐帝國的主導地位,反而全力支持,他們選擇等待,等到大唐帝國將全世界所有國家都納入世界政府框架下,統一地球之後,一切都穩定下來時,那時候他們才會不遺餘力的去爭奪政治領導權。
世界政府的成立,令美國和蘇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大唐帝國甚至沒有邀請美國和蘇聯參加,這表明大唐帝國要獨霸世界政府,將美蘇列為敵人。
然而,美國因為北約的解體而名落孫山,國內美國人高呼加入世界政府,獲取大唐帝國的先進技術和財富援助。在這種情況下,尼鬆克政府不敢提反對世界政府的任何計劃,但也不想就此淪為大唐帝國的小弟,至少尼鬆克本人不希望被人指揮,想著等他卸任總統後在商量加入世界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