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星際迷航(1 / 2)

超空間跳躍模塊的建立,使得人類首次擁有了向外太空進軍的能力。

不過,飛船的結構性強度還不夠,在經過第一次超空間跳躍之後,科學家們對飛船船體進行結構性檢查,發現大量裂紋,表明材料技術還不過關。

小科學家們繼續對外星飛船的殘骸進行材料分析,發現仿製的材料的各種性能都超過原有了外星飛船殘骸,但為何在跳躍之後出現裂紋,成為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

很快,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假設,任何材料光靠本身是無法支撐長時間、長距離和多次數的超空間跳躍的,應該由飛船本身提供一種能量保護,這樣在每次超空間跳躍時減少或者阻止蟲洞亞空間力量對飛船本身的破壞力。

這個觀點一經提出,立即引起了軍方的重視。

針對這個問題,軍方利用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通過對每一塊殘骸的大小和重量進行分析,而後在計算機中進行重組,還原外星飛船的原來樣子。

終於,在還原出來的外星飛船當中,量子計算機發現了一個特殊的能量釋放裝置,類似於防護罩,之前一直以為是武器係統。

這是一個在超空間跳躍時釋放能量用來保護飛船本身的特殊係統,科學家們將其稱之為防護罩,並展開了相關的研發工作。

經過三年的艱苦攻關,科學家們製造出第一款防護罩係統,人類目前隻能利用電和磁這兩種空間能量,所以第一款防護罩也是電磁構成。

當飛船進行超空間跳躍時,這個防護罩係統同時打開,產生一種強電磁場,用來對抗蟲洞內的亞空間能量的破壞。

效果很明顯,用了電磁防護罩係統的超空間跳躍後,科學家們發現飛船受到的破壞大幅度減少,表明研究的方向是正確的。

隨後,科學家們試圖在蟲洞打開瞬間,獲取亞空間能量來進行研究,這個代價實在太大,亞空間內的能量隻有在超空間跳躍的那一瞬間進行。

但科學家們總是勇往直前的,為此前後耗費了好幾年時間,進行十幾次超空間跳躍後,最終被科學家們發現了亞空間能量的特性,並針對這個特性來研發防護措施。

亞空間內充斥著正物質和反物質,二者達到了一個理想的平衡狀態,即不湮滅,也不消失。

按照科學家們的構想,超空間跳躍的長度表現在能夠多久維持這種微妙的平衡狀態,蟲洞打開後,正物質和反物質維持平衡的時間越長,蟲洞持續的時間就越長,空間跳躍的距離也就越遠。

而能夠維持這種平衡狀態本身就依靠超空間跳躍模塊來釋放的正物質和反物質,此前科學家們製造的飛船上攜帶的超空間跳躍模塊都是瞬間使用一次,在蟲洞中不會在開啟,因此無法維持蟲洞內的平衡,導致超空間跳躍距離沒有多遠。

科學家們發現這種情況後,立即有了辦法,如果在蟲洞打開後,超空間跳躍模塊能夠持續釋放反物質,補充蟲洞消耗,那麼就會跳躍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