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知府更是臉色一下就青了,連連向何瑾解釋道“何,何大人,他,他年輕氣盛不懂事兒,您大人有大量伯言,還不快來向何大人賠罪!”
可那位叫伯言的年輕人,卻鐵青著一張臉,傲然道“大明就是因為少了錚錚鐵骨,才會讓這等奸猾無能之輩竊居高位,禍害海防!本官自問心中無愧,為何要向他賠罪!”
何瑾的臉色就更僵了,陰冷地瞟了一眼那年輕人,向姚知府問道“姚大人,敢問這位大明錚臣,是何方神聖啊?”
姚知府急得連擦額頭上的冷汗,生怕把自己也連累了,解釋道“大人,他是前些時日,才來赴任的海澄知縣。”
“聖旨上不是說,陛下要新劃出一片縣城,作為大人開放海禁的試點嘛。而且這縣城,陛下親自賜名為海澄縣。”
“再,再然後大人不是請求吏部,委任一位熟悉當地狀況的知縣。此人便因姓名與海澄縣相同,又是閩南人士,所以吏部就將本該入四川道當監察禦史的他”
“所以?”聽到這裏,何瑾的臉色漸漸有些變了,道“他其實名叫海澄,伯言是他的字?”說著,剛才還囂張跋扈的他,這會兒一下有些害怕的樣子“海,海知縣啊,你不會有個兄弟,名叫海翰吧?”
雖然話是問句,但何瑾心中其實已確定了祖籍福建,而且還應該擔任四川道的監察禦史,哪有那麼巧合的?
果然,這位海澄知縣眉頭一蹙,道“哦?原來大人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看過本官的履曆。不過,縱然大人你拿家人來要挾,本官亦不會妥協!”
“不妥協,不妥協,咱不用妥協哈。”
何瑾語氣就更慫了,隨後的話還莫名其妙“那,那個海知縣啊,話說你們老海家的人,脾氣一向都這麼剛的嗎?”
嗯,海澄不算啥,海翰更不如何。但問題是人家海翰會生,十二年後他的那個兒子,取名叫海瑞。
對,就是那個連嘉靖皇帝都敢罵的海青天。然後算一算就知道,眼前這位海澄,是人家海瑞的親大伯
“哼,大人少扯那些有的沒的!”
海澄當然也看出何瑾的態度大變,雖不知其中緣故為何,但還是隨著自己的脾性言道“此番這麼多人都親耳聽到了,本官不信朝廷不會治你個索賄之罪!”
這下何瑾就有些不耐煩了,擺手道“海知縣啊,我就是找姚知府,討要三十四斤的鐵觀音,至於這麼激動嗎?”
“鐵,鐵觀音?”姚知府又傻眼了,道“原來隻是鐵觀音?”
“烏龍也行啊”何瑾就故意似笑非笑地看著姚知府,無辜地道“福建這裏的鐵觀音、烏龍、還有茉莉花茶,不是很出名的嗎?”
“三四十斤不是茶葉,難道還能是女子不成?”
此時他一縮身子,好似明白了什麼,嫌棄地道“哎喲,三十四斤才多大的年歲,大人你思想好齷齪哦”
姚知府頓時臉就黑了小子,你還惡人先告狀,臭不要臉,我呸!
不過心中雖然這樣想,可知道事件隻是個烏龍後,姚知府也大大鬆了一口氣。就算覺得何瑾太不靠譜兒,但還是個好打交道的人,也不那麼盛氣淩人
當下他就想打個哈哈,將此事翻篇兒。
可想不到,海澄卻依舊不依不饒,反而還有些氣急敗壞起來,再度喝道“何大人,你休要混淆是非,就此蒙騙過關!”
“就算隻是些茶葉,也是明目張膽在索賄。以管窺豹,便可知世間傳言不假,朝廷決不應任由你這等奸佞之徒,壞了大明的祖製!”
何瑾此時就無語望天,神情看起來有些蕭索看來,集齊大明中期著名的曆史人物,收作子侄的願望,恐怕要落空了
這老海家的人,實在太硬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