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啟的希望(1 / 3)

科技總是在不停的改變著人類的生活,20、21世紀時,人類開始探索月球和火星,21、22世紀時,人類開始嚐試開發建設火星和月球,對於人類文明而言,這是人類文明延伸到外太空的重要一步!而對於人類來說,太空的開發探索與研究索引領起來,並在高速發展中不斷崛起的計算機智能與機器智能給他們帶來的生活上的改變,才是他們最能切身感受到的!21世紀初時發展起來的智能計算機和智能機器人,到了22世紀時已經趨於成熟,並不斷往新的高度發展。到了23世紀,智能機器人已經像空中汽車一樣,遍地都是了!現在,或許當你看到商店門前有一個表情呆萌的人在衝你微笑的時候,你滿心歡喜的走了過去,可走到麵前仔細一看,卻發現原來是一個高仿真的智能機器人。如今的機械智能已如此接近巔峰,那未來的機械智能又該走向何方?

清晨的七點多,這個繁華的城市迎著早晨的柔和陽光開始了新的一天!市中心的巨型熒幕也播放著這一時段的早間新聞:

“7月1號!今天可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您清楚嗎?”

“小朋友們可能不知道,但開飛行汽車的朋友們,應該很清楚。今天,是中國政府全麵放開空域管製製度五十周年的日子!”

“恩,五十年前,2185年的7月1日,中央政府正式宣布,在我國境內,全麵放開一百米以下民用,超低空域的空中管製限製!自此之後,飛行汽車才能夠像地麵汽車那樣,成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下麵通過一個曆史短片來了解一下!”早間新聞的兩位男女主播之所以被觀眾們所喜歡,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他們播報新聞時嚴肅而又不失輕鬆的態度吧!

換麵轉換了一下,切到了已經準備好的短片:2120年,政府開始嚐試,對新一代節能環保的空中汽車,在特定地點,特定時間,短時間放開民用空域管製限製;2135年,我國空中汽車的用戶增漲到三百萬,我國開始嚐試在一線城市,放開對空中汽車的超低空飛行限製;2150年,我國的空中汽車用戶數量增長到兩千七百多萬,政府開始在大中小城市中,放開一百米以下空域!而到了2185年,我國的空中汽車已突破五千萬,空中汽車的安全性和節能性已基本得到社會肯定,中央政府於當年的7月1日,宣布在全國境內,放開一百米以下民用超低空域的管製限製,自此之後,空中汽車才可以向地麵汽車那樣,從城市之中到鄉村之間毫無限製!從全麵放開超低空飛行民用空域限製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十年了,我國的空中汽車用戶數量也突破了一億......

看著前麵大屏幕的播放的新聞,站在原地看了幾分鍾之後,一位看上去五六十歲頭發有些花白的老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智能眼鏡,看了看頭頂上飛過來飛過去的一個個空中汽車,慢慢的關掉了眼鏡上調節焦距的功能,接著朝前麵走去。久別離家,他想要早一點回到家裏麵看看!

身後一米不到的距離,一個黑色的皮箱,像一個在地上爬行著的甲殼蟲一樣,緊緊地跟著他。這裏麵是他的行李,皮箱上麵閃爍的綠色的小燈,在提示著前麵的人,這個箱子是有主人的,也提示著前麵的主人,箱子上的接收器工作正常,正在追隨著他身上的信號源!雖然老先生走路並不算快,但是身後的這個箱子還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離近了容易磕絆到使用者,太遠了容易丟失,與使用者三十公分到一米的距離,才是開發者設定的安全距離。

向西走著,身後的皮箱也一直跟著都沒有跟丟!在過了一個路口之後,老先生坐上了一輛向西去的公交車。現在,行駛在地麵上的汽車並不多了,這些公交車算是幸存者之一。這是二十二世紀時期某汽車公司所研發出來的,在二十二世紀末二十三世紀初時,因為空中汽車的巨大的競爭力,差一點被淘汰出市場。在市場殘酷的競爭之後,這些被合理改進後的公交車才得以保留了下來。公交車高四米左右,雖然高,但是真正能乘客的也就車身的上半部而已!車身整體呈梯形,上麵車頂部寬三到五米,下麵車底部寬四到六米,根據公交車型號的不同,大小,車身長度也都不一樣。這位老先生乘坐的應該算是中小型的!

這種公交車呢,整體的汽車結構像是一個梯形的‘門’字,上麵是高強度結構封閉的乘客客艙,用來乘坐客人;而下麵呢,兩側則是一些高強度硬度的材料撐起車身,中間中空。設計之初呢,下麵這近兩米高的中空,原本是用來方便那些小型的地麵汽車,或者是那種城市間的輕型路麵貨運列車,從下麵通過用的。而後來,空中汽車慢慢占據了城市交通的主要位置之後,這些‘門’字形的公交車才慢慢改進,巨大的車身變成一個高效的活動的太陽能收集裝置,下麵中空兩側的支撐結構也升級加固,變成整個車身的強力支撐,車頂的承受力從初期的幾噸,慢慢改進到後來的十幾噸甚至現在的幾十噸。在二十二世紀末空中汽車高速發展時,高空的空中汽車失控墜落的事時有發生,這些改進過的公交車就對車裏麵的乘客起到了不小的保護作用,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公交車還沒有被淘汰的一個主要原因。而且這種公交車呢,安全性能也很有保證,就算是撞車,傷亡率也都不高。當一輛失控的從後麵撞過來的時候,很可能蹭了一下車身之後,就從車下麵的空洞鑽過去了;至於從側麵撞,一個上窄下寬體積巨大的梯形車身,它吸收撞擊的能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就算是運氣不好,車身很不走運的側翻了,可是車身兩側淺淺的弧形設計還可以減少一下車身側翻時撞擊地麵的力度。至於來自空中的意外,且不說現在的空中汽車各種性能都已成熟穩定趨於完美,失控的可能性比上世紀低了很多很多,就算是偶爾有一個失控的空中汽車墜落,砸向這些幾十噸承受力公交車,承受下來的時候,頂多是在車頂砸出來一個坑,而承受不下來的時候,車底部兩側可以很好的卸力,從一個梯形的‘門’字,變成一個扁扁的叉開腿的‘門’字,給上麵乘客的安全以最大的保障。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這種公交車還沒有被淘汰的原因。社會競爭的法則和大自然競爭的法則是相同的,優勝劣汰,能夠存留下來的都是有必然的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