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個年代,孩子們總是有著能夠從身邊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娛樂的天賦。這天,愛麗絲就被她的朋友們拉著去附近的小溪邊釣魚了。
不過說是釣魚,但孩子們總不會像有耐心的大人一樣老老實實地守著釣杆等魚兒們上鉤。往往會留一個人負責這項最重大(同時也是最無聊)的任務,其他人則在岸邊分散開玩玩遊戲或摘些野花野果等等不一而足——當然為了答謝負責看守釣杆的人,其他孩子一般會將自己的戰利品分一些出來給他(或她),算作是報酬。
——————
“瑪麗,你真的不和我們一起來嗎?那邊開了好多花,編成花環一定很好看的。”珍妮弗勸說道。
自從邦妮去世已經過了一周多,珍妮弗在剛得知這件事時,可著實難過了好幾天,但現在也已經平複了心情。隻是她最好的朋友愛麗絲(注:雖然平時愛麗絲身邊的人都叫她瑪麗,但蘿莉我怕搞混了,所以第三人稱時統一采用愛麗絲,隻有說話時會改為瑪麗,以上。),卻還是一直打不起精神來。
聽人說,愛麗絲是看著邦妮死的,珍妮弗心想這也難怪,畢竟愛麗絲也是那麼喜歡邦妮,連她自己光是聽說這件事都難受了那麼久,更何況愛麗絲是親眼看著呢?
所以為了讓好朋友能早點打起精神來,她今天硬是拖著對方出來,希望能讓她開心一點兒。可沒想到愛麗絲雖然出來了,卻不願意多動,竟是主動擔任了看守釣杆的任務。
“嗯,我在這兒曬曬太陽就好,你快點去吧,否則好的花可要別人摘光了。”愛麗絲靠坐在溪邊的一棵大樹下,懶洋洋地說道。
“你別想躲懶,我把花摘好就過來,你要和我一起編花環!你知道我的手藝可不好……”珍妮弗見沒法子說動愛麗絲,隻好硬賴著她撒嬌。
愛麗絲被纏得沒辦法,但也知道珍妮弗的一番好意,隻好答應下來。
“那說定了,我很快就會回來的。”珍妮弗得了愛麗絲的承諾,立刻眉開眼笑,連換牙後留下的缺洞露了出來都不在乎了。
——————
‘愛麗絲……’
‘對不起,凱特。你讓我再想想……’
愛麗絲不是察覺不到周圍的人們對她的擔心與關心,隻是她現在所麵對的問題實非是她這個年紀的孩子所該要麵對思索的。她想靠自己去想通,結果卻隻是越想越茫然,走入到死胡同中。
‘去和布蘭登先生或太太談談吧,他們都很擔心你的。’
‘可是我該怎麼和他們說呢?我答應過史密斯牧師要保守秘密的……’
“瑪麗。”恰在此時,女孩兒的背後響起了老牧師慈祥和藹的呼喚聲聲,“有空和我這個老人家聊一會兒嗎?”
……
除了凱瑟琳外,史密斯老牧師是唯一知道愛麗絲會預見未來這一秘密的人了。
孩子們遇見了事情後,第一求助對象往往是自己的父母,但愛麗絲隻是稍稍在餐桌上提起了關於“預知未來”的話題,就被布蘭登先生打斷了,而布蘭登太太的臉色也有些不好看。
事後,愛麗絲方才從自己的父親那裏得知,原來布蘭登太太的媽媽——也就是愛麗絲的外祖母,以前曾經是一名占卜師,靠替人占卜未來為生,詳細情況布蘭登太太也不曾告知過自己的丈夫。隻知道但自從外祖母的丈夫意外去世後,外祖母受不了這個打擊,整個人因此變得瘋瘋癲癲的,整日嘴裏念叨著什麼“未來”之類的胡話,沒過一兩年也去世了。後來,布蘭登太太傷心之下,搬回了自己父親以前居住的小鎮,從而認識了布蘭登先生,並生下了愛麗絲及辛西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