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右臂內旋,右手持劍向右揮擺平斬,劍與右臂成一直線,高一與頸齊。
常樂右腿屈蹲,左腳側移,左腿向左伸直,右手持劍外旋,伸於右前方,劍與地麵平行,高與腰平,左手經左肋順左腿向外反穿。
幻影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右手持劍隨轉體揮擺前掃,右臂伸直掃至體前,左手劃弧舉幹頭側上方。
他平劍向左或向右揮擺,力達劍刃,斬劍目標為頭頸,掃劍目標為腰、膝、踝、足等處。
常樂稍右轉,左腳向左分開一步,左腿伸直,右腿屈弓,右手持劍向右前方伸出,左手內旋,經腰間順左腿外側反手穿出。
“呼!”
幻影重心左移,左腿屈弓,右腿蹬直成弓步,右手持劍直臂掃擺至體前,左手劃弧撐舉於頭側上方防禦。
常樂左腳外撇,右腳前上一步,右手持劍向左劃弧至側後方,虎口及劍尖皆斜向上,左手落收於腰間。
幻影剛左腿全蹲,右腿伸直,右手持劍內旋,向右側揮臂掃擺,劍與地麵平行,高與踝齊。
常樂躍起,避開幻影的攻擊,然後重心右移,左腳向右插步,右手劍抬舉與肩平,左手落於右肩前。
常樂兩腳碾轉,身體左後轉,重心前移成弓步,右手劍隨轉體平擺一周至體前,左手插於右腋下,隨身體轉動。
幻影重心後移,上體後仰,右腿屈坐,左腿伸直,腳尖上翹,右手以腕關節為軸繞轉,劍在身體前上方平雲一周,再向後仰頭,劍尖從臉上方掠過,左手擺至身體左側防禦。
與之相反,常樂重心前移,右腿屈膝上提,左腿獨立支撐,成左獨立步,右手雲劍後順勢外旋,向體前平斬,高與頸平。左手舉於頭側上方防禦。
幻影右腳前落,右手持劍向左揮擺,高與頭平,左手護於身前。
常樂重心右移,上體右轉,左腳收起並步,右手持劍內旋,向右側平斬,臂劍伸直,高與頸平。
幻影則右手鬆開劍指,虎口對著護手,握住劍把,將劍接換過來,然後腕關節繞環,使劍在身體左側劃一立圓,向前點出,力達劍尖。
常樂臂先沉肘屈收,再提腕向前伸直,腕與胸高,左手附於右腕部,同時右腳向左腳靠攏成並步,身體半蹲,劍尖朝前刺出。
“轟!”
幻影右腳向右後方撤步,同時身體重心後移,右手持劍撤至右腹側,劍斜置體前,劍尖略高,左手附於右手腕部隨劍後撤。
他在右腳後撤時,腳前掌先著地,隨即右腿屈膝,右腳慢慢玲實,重心後移,右腳後撤的落點偏右後方,而不是直直的向後撤,右腳落地時,腳尖外撤,落臂沉腕,劍尖自然地抬起,勁貫於劍刃。
常樂身體向右後轉,隨之左腳收至右腳內側,腳尖點地,同時右手持劍繼續反手抽撩至右後方,然後右臂外旋,右腕下沉,劍尖上挑。
他右腕翻轉下沉,劍尖上挑連貫自然。
幻影左膝提起成獨立步,同時右手持劍由後漸漸上舉,使劍經頭右側上方向前反手立劍刺出,力注劍尖,左手變掌隨轉體向前轟出。
常樂上體向右後轉,劍隨轉體向右後方劈下,右臂與劍平直,左劍指落於右腕部,在轉體的同時,他右腿屈弓,左腿向左後方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