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九年。
吐穀渾叛亂。
李靖、薛萬徹、侯君集奉命出征。
長途奔襲兩千餘裏,破襲吐穀渾大軍牙帳,刀斬可汗伏允。
次年三月。
請求大唐頒賜曆法,奉大唐年號,派子弟入仕。
自此,西域無憂!
大唐再無邊患之憂。
奠定了貞觀盛世之基礎。
李世民大喜,攜眾妻兒前往皇家獵場春狩。
……
占地72萬公頃的皇家獵場內,三千北衙禁軍林立。
數十麵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李世民虎目鷹揚,目光環視左右,不禁豪情萬丈。
試問這天下,哪裏還有敵手?
大唐文有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征!
武有李靖、李績、李道宗!
還有猛將尉遲恭、秦瓊、程咬金!
三位皇子,皆人中之龍。
太子李承乾豐姿岐嶷,仁孝純深。
三子李恪英武果敢,頗有乃父之風。
四子李泰聰敏絕倫,好士愛文,工草隸,集萬卷書!
任一皆可承其天下,延李唐榮光,續百年盛世!
“朕以為,我大唐,可稱盛世,後世當以之為典範,我兒以為如何?”
太子李承乾上前一步,讚道:“父皇文治武功,便屬曆朝曆代,無人能及,我大唐,當得起盛世之稱。”
李世民臉上,抑製不住的露出笑容。
李恪緊隨其後;“父皇自登基以來,滅突厥,退吐蕃,平吐穀,百邦來朝,萬民歸心,當可稱盛世!貞觀盛世,亦可稱大唐盛世!”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更盛。
李恪剛剛退下,李泰就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父皇任人唯才,不問出身,重修《氏族誌》,以功臣代世胄,以科舉代門第……即便三皇五帝,和父皇相比尚略有不如……”
李泰旁征博引,引經據典,滔滔不絕的說了足足有十幾分鍾,說的李世民都有些臉紅了。
長孫皇後端著的笑臉,也有些笑僵了。
李泰終於退下。
五皇子李佑剛要上前。
長孫皇後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嘴巴,適時道:“陛下,時辰已經不早了!”
“哦,那就開始春狩吧!”李世民明顯有些意猶未盡。
長孫皇後看向幾位躍躍欲試的皇子,叮囑道:“承乾,恪兒,青雀,你們切記不可太過深入,此處皇家獵場猛獸頗多,牙尖齒利,不可力敵時,切莫勉強!”
“是,母後!”三位皇子齊聲應答。
隨即。
李恪率先翻身上了一匹棗紅色戰馬。
放聲大笑道:“大哥,四弟,今日的彩頭,恪要定了!百騎,隨我先行!”
下一刻,李恪策馬揚鞭,率十名百騎,揚長而去。
李承乾則對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行了一禮,“父皇,母後,兒臣也去了,可不敢讓三弟專美於前。”
從這裏,就能看出李承乾和李恪的區別。
李承乾更重禮法,而李恪灑脫不羈。
李泰也急忙道:“父皇,母後,我定要獵到最凶猛的野獸,不讓你們失望……來人,扶本宮上馬,多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