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要下江南了……”
三月的楊州,細雨如煙,柳綠桃紅,如斯美景中街頭巷尾都在討論這樣的話題。
“要說起來,咱們這位皇上真是勤政愛民的。”小茶館裏,老秀才吃著梅幹豆腐,就著小酒,搖頭晃腦的評論:“先帝爺禪位之後,皇上才多大點年紀,就知道萬事要謹慎,又能聽取大臣的意見,也不獨斷專行,一改先帝爺時的淩厲作風,推行仁政,造福的還是咱們這些普通百姓。”
“聽說,皇上每天夜裏批閱奏章到深夜。”另一個青布衣衫的年輕後生笑道:“皇後每夜都要給皇上熬湯喝,陪皇上到半夜,帝後情深,真讓人羨慕。”
先前的老秀才也笑了起來:“小夥子,想媳婦了吧,趕緊多做些活計,攢了錢討個老婆。”
一句話,年輕後生臉立馬紅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才湊到老秀才跟前:“你說說,皇上下江南是要微服私訪,還是坐著龍舟大張旗鼓的來?”
又有一個中年商人模樣的人也過來問:“您老年紀大,見多識廣,也給咱們說說,想當初世宗皇帝的時候,可是三下江南的,據說那場麵……咱們年紀輕沒見識過,您老講講。”
老秀才喝了一口小酒,臉上有幾分得意:“得,老人家今兒就給你們說說。”
“那位世宗皇帝說起來也是不錯的,就是太愛講排場了,每次下江南那龍舟得有……那麼大個,隨從沒有上萬也有幾千,喝的水全是運的幾百裏外的清泉,當初也在咱們楊州駐陛過,我聽說啊,光各官員進上的菜每次就有好幾百道,全都是精心製作,世宗皇帝每樣都吃不了一口,唉,好多年了,自世宗之後,聖祖、高宗這二位可從來沒有再下過江南,這樣的熱鬧年紀稍小一點的也沒見識過。”
他這麼一講,勾的眾人全都向往起來。
年輕後生小聲問:“您老說,世宗時候哪來的那些錢,這每次來花費不老少吧。”
說起這個來,老秀才皺起眉頭:“可不是怎麼的,那花費簡直就是用金山銀山堆出來的,說起來,還不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全國的百姓埋頭苦幹,收上的稅賦都是給皇家買這個虛熱鬧的,要不世宗後期國庫空虛,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等到了聖祖的時候,聖祖才繼位那叫一個難,捏著頭皮硬上,殫精竭慮的把國家治理好了,結果呢,生生累的半死,高宗皇帝在位這十年,大昭國才算真正好了,沒有邊患,又沒有重稅,高宗皇帝是個節儉的,每頓不過四菜一湯,後宮也不大肆選秀,老百姓啊……唉,你們年輕輕的可算生了個好時候,碰上了幾位好皇帝。”
“您老這話說的是!”
中年商人點頭表示讚同:“不說別的,就是皇上登基以後,咱們商家的日子也好過了不少,南北貨物流通,皇上又鼓勵行商,我們這些商人對皇上也是感激不盡呢。”
“咱們老百姓啊,就圖個日子安穩,不缺衣少食就得了。”
最後老秀才喝的有點醉了,做出最後總結。
這些話全被角落裏一個藏青衣裳的中年男子聽在耳朵裏,皺了皺眉頭,一張冷臉更冷,沉聲道:“什麼時候平民百姓可以隨意議論皇家了?世宗皇帝再怎麼著……那也是祖宗……”
男子對麵的綠衣女子一臉笑容,握了握男子的手:“你別多想了,既然把那個攤子扔下了,就輕省些吧,萬事皇上自有打算,再說,我瞧著也好,老話怎麼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老百姓說就說唄,說出來大夥心裏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