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又過了一個月,李大正和維鬆正在田地裏捉魚,然後上鎮上去賣,還沒有捉幾條魚,就看見楊誌偉小跑到他那,上氣不接下氣的說:“大正,你快回家吧,嫂子要生了,現在你娘和我媳婦在幫忙,你趕緊去看看吧,”
李大正聽楊誌偉說媳婦要生產了,愣了一下,還是維鬆在旁邊看他這樣,拽了拽他的衣角:“二伯,你快回家看看二嬸,我在這看著魚苗,絕對不會讓魚丟,”
李大正被維鬆這麼一拽,條件反射一樣就扔下手裏的魚,往家裏跑,楊誌偉看李大正往家跑也跟著往回跑,可是李大正跑但快沒有跟上。
當李大正到家的時候,就聽見媳婦的慘叫聲,還有看見她娘在廚房掃熱水,老李太太看見兒子回來了,就說快去村子裏把接生婆崔婆婆接過來,李大正剛在家門口站了有一刻鍾,又跑到村子裏去請崔婆婆。
李大正到了崔婆婆家裏,就直奔主題,請崔婆婆上他家給他媳婦接生,這崔婆婆接生的手藝是村子裏及鎮上都是有名的,鎮上有錢的人,家裏的夫人或者姨要生小孩子,都特意上村裏來接她,就可以看出她有多火,李大正帶著崔婆婆去他家,可是這崔婆婆年歲有點大,走路有點慢,這給李大正急壞了,於是對崔婆婆說:“婆婆,我這是著急啊,你能能快點走啊,”
崔婆婆知道李大正心急,可是自己就這速度啊,就對李大正說:“大正,你急也沒有用,這才剛開始陣痛,還得好長時間呢,”
李大正說:“婆婆,我背你吧,這樣還能比我們走快點,”說著也不等崔婆婆回答就背著崔婆婆往家小跑去,這崔婆婆去被人家接生小孩,要是村裏近的是走過去,遠的是用牛車駕去,鎮上有錢的是用馬車請去,到了李大正還是頭一回,被人背過去,想想自己就在李大正肩上笑了出來,可李大正沒有心情去問崔婆婆笑什麼,他現在心裏想的都是自己的媳婦。
李采妮看她娘在屋子裏一直在喊,心裏直發毛,想起早晨的時候,還在和她娘一起說家裏賣魚的事情,還沒到中午,就看在凳子上她娘臉色發白,手還緊緊的扶著凳子,李采妮看見她娘的裙子下麵已經有了血絲,忙慌亂的叫屋外麵的老李太太道:“,你快來,娘要生產了,快點呀”李采妮長這麼大根本就沒有見過女人生孩子,這還是古代,不像現代可以女人生小孩可以上醫院剖腹產,生產後有醫生的悉心照顧,康複的更快,古代都是自然生產的,要是胎位不正,女人和孩子都保不住,她看她娘這樣就害怕,後背直冒冷汗。
老李太太聽見孫女的叫聲,忙進屋,就看見張氏這樣,知道張氏要生產了,但是怎麼提前十多天啊,怕自己忙不過來,忙叫李采妮去隔壁把楊誌偉和他媳婦林氏叫過來,她手腳利索把炕席掀起來,將早已準備好草木灰倒上上去,鋪上家裏的舊褥子,一層幹淨的白棉布,這時,林氏也進屋來了就和她一起把張氏扶到炕上躺著。
張氏剛才咬牙強撐著不出聲,怕嚇到閨女,剛躺到炕上便覺肚子又緊抽起來,一陣陣的絞痛,不由的一聲聲叫起來。
老李太太也是怕嚇到孩子,就讓李采妮出去等著,屋外就李采妮自己,楊誌偉去找她爹了,李采妮在外頭聽見她娘在屋裏疼得叫出聲了,害怕的捂住耳朵,心頭空空的,默念神佛保佑,一定要讓她娘平平安安的生下個小弟弟,雖然張氏在她爹麵前兒不顯,可她知道,她娘心裏頭還是盼男娃兒的。
不一會兒,就看見李大正帶著產婆回來了,李采妮此時看見她爹就像有了主心骨,忙跑到她爹的麵前,抱著她爹的腿,介意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