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
明月把孩子打掉了,休息兩天,她又和往常一樣,家裏沒有她不能幹的活。
誌鴻在明月和晨光的細心照料下,順利完成了第三次化療,反應最大時,明月把他從三樓抱下來放在輪椅上,盡管他可以走,但明月不讓他走,推著他到了小河邊,柳樹下,一起回憶他們曾經在這裏走過的最幸福,最開心的時光。每次化療前他總要去看一下他的母親。晨光很小就沒了母親,父親在他母親走後就娶了第二個老婆,他和後媽不太合就東遊蕩一天西遊蕩一天。最後連爸爸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晨光和明月都把誌鴻媽當成自己的媽。臨走時總要在那裏放好多東西和錢。隻要她能分清東西南北就把她接回去。
孩子一天天長大,變得活潑開朗,聰明懂事。誌鴻也一天天好起來,漸漸地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始終也沒離開母親的懷抱。
兩年很快過去了,誌鴻已經看不出是個病人了,但明月還是不讓他幹任何事。他在家要麼看看書看看報要麼就陪孩子玩,再不就去外麵走走,這個夏天很熱,孩子馬上就上幼兒園了。明月提議說要出去旅遊,去一個涼快的地方玩上十天半個月,晨光第一個舉雙手讚成說:“我早就想帶你們出去旅遊了,就怕誌鴻受不了,現在誌鴻好多了,我明天就去訂機票”誌鴻笑了笑同意了。
三天後他們一家五口登上了去夏威夷島的航班,在飛機上,孩子們一會叫晨光爸爸,一會叫誌鴻爸爸,把周圍的乘客搞的一頭霧水。可明月絲毫不顧別人投來的驚奇的眼光,還是自娛自樂,開開心心。他們在夏威夷島玩了十天才回到自己“久違”的故鄉。回到家他去看誌鴻的母親,問醫生能不能吧她接回去。醫生同意了,於是他們把老媽媽接了回去,可不管怎麼樣,誌鴻母親也不願住進明月家,她擰是要要回自己家住。沒辦法,晨光隻好跟誌鴻商量裝修他家的房子。就把所有東西搬了過去。家裏又多了一個病人要照顧,晨光怕保姆忙不過來。
明月太累,他又請了一個鍾點工,孩子們高高興興進了幼兒園,晨光每天開車接送。就是誌鴻的母親開心不起來,她想到自己所做的事就像犯罪一樣,今天要不是明月,他們家說不定會變成什麼樣子呢,聽著孩子們叫她奶奶,看著他們咿咿呀呀的上學,她心裏吧別提有多高興,但隻要看見明月和誌鴻心裏就充滿了自責。明月越是對她好,她的內心就越是愧疚。最終她還是沒有戰勝病魔,舊病複發,又回到了醫院,這次醫生說她可能不會再好了。誌鴻母親進醫院這件事對誌鴻的打擊很大。雖然他也曾經恨過她,但她畢竟是自己的母親。每年明月和晨光要陪誌鴻去醫院複查兩次,每天的中藥和西藥都是明月給他弄好,很多時候明月在哪兒看著他吃過才離開。
轉眼孩子要上一年級了,誌鴻想回公司上班,明月不讓。她說:“你不許離開,這是我們昔日的約定,再說與電腦打交道對你也沒什麼好處”,在明月的堅持下他沒有去成。公司原本手上有個難題,正在想誌鴻不在,準備放棄時公司領導知道了誌鴻的想法,就把課題用電腦發給了誌鴻,讓他在家上班。
誌鴻有事情做心情好多了,可明月嚴格規定,一天一夜在電腦前不能超過五個小時,而且要分兩次,坐在電腦前,誌鴻像魚兒躍進大海一般,任他遨遊,雙手熟練的敲打著鍵盤,開始兩天誌鴻還很聽話,上午兩個小時,下午三個小時,第三天就變形了,早上趁明月不注意提前了半小時,下午又自作主張的延續了一小時,晚上他趁明月第一次查房後又偷偷的打開電腦,電腦在他西麵的房間,不用經過任何房門,到了午夜一點鍾,他又返回床上躲過明月第二次查房。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一天連天看不出破綻,可十天半個月,明月看到誌鴻明顯消瘦,明月有心不讓他幹,可又怕他接受不了,心情會更糟,隻有努力控製他的時間就行。好在不到一個月,終於解決了公司的難題,為公司爭了榮譽,爭了商機,公司領導特別高興。工資從原來的三千多一個月一下子漲到五千,還一下子獎勵五十多萬。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明月在擔心受怕中度過了六年。孩子們十三歲了,開學開始讀初中了。對於孩子明月不擔心,因為他們都懂事,聰明,成績好,又哥哥妹妹的相親相愛,她最擔心的還是誌鴻的身體。一次她親自打電話對張鳴說:“請你轉告領導,以後什麼科研項目不要拿過來了,誌鴻他沒日沒夜的趴在電腦旁身體會出事的,張鳴答應轉達,公司也答應她不到迫不得已不再拿來了,就這樣又在平靜中度過了半年。快到年底了,誌鴻母親所在醫院打來電話說他母親情況不太好,誌鴻,明月晨光火速趕了過去,不知怎麽回事,這種病人也會腦中風,躺在病床上不能動,腦子倒是清醒了很多,吃喝拉撒都知道,但不能自理。明月和晨光在醫院學了很多這種病人的醫療護理,於是買了些簡單的醫療設備把她接回了家自己親自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