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十二月末,明年想承包的麗水村村民都已經去登記完了,後山那塊地果然因為偏遠而沒什麼競爭力,迄今為止都隻有肖潔一個人登記,所以隻要把錢交上,明年那塊地非肖潔莫屬了。村委書記也問了一下肖潔打算用那塊地幹啥,肖潔說要辦個養雞場,跟陳家一塊搞的,他出力,陳家出錢。

其實書記是鼓勵村民自主創新的,別的村都要發展起來了。種果的種果,種茶的種茶,就麗水村啊,這麼多年了還是過著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日子。肖潔有這種吃螃蟹的想法也算給村裏的現代化道路開了一個好頭,二話沒說,當場就把地連帶後山一棟小屋子都批給了肖潔。

就這樣,肖潔的養雞之路正式展開了。後山那塊地已經荒廢了很久了,往年有人在那兒種山楂,後來糖葫蘆、果丹皮市場不行了,也就沒人承包了。肖潔也舍不得花錢雇裝修隊啥的,幹脆就自己畫了雞舍圖,跟肖然一起兄弟開荒,王鳳則天天給他們送飯。

後山地勢比較高,排水通風都很不錯,距離人群也遠。小山坡上,長滿了高達的喬木,中間有一片人工開采出來的耕地,但因為久不種了,已經長滿了雜草。耕地旁靠近林子的地方還有一個小木屋,肖潔把屋子打掃出來,心想以後等雞仔進來了,他就每天住在這個小房子裏,順著窗子看著他的小雞一點一點的長大。

肖潔把雞舍建在了高大的喬木樹下,坐北朝南,正好是放牧場麵向樹林的方向。

北方冬天比較冷,所以要想好好養還是得弄上一個塑料大棚。肖潔從縣裏購了一批質量很好的無滴塑料膜,支棱起了一溜6米多寬、長長的木棚子,棚頂鋪上一層厚厚的稻草,再鋪上塑料膜用繩子綁好,這樣武裝起來的雞舍冬天保溫,夏天隔熱。大棚兩頭的下沿還可以卷起或者放下,用來調節溫度、通風換氣。

肖潔在大棚裏頭墊了短稻草,打算舍裏頭每平方米養5隻雞就夠了,其實是可以養8隻的,但是太擁擠了容易鬧病,肖潔要給他家小雞五星級酒店公寓的待遇。一個舍養一群,大概是500隻。肖潔這次先弄了6個雞舍,相隔得都比較遠,就是3000隻雞。這樣還剩下了大概15畝地,肖潔要用這塊地來放牧。

折騰到開春的時候,肖潔的小規模養雞場現出了雛形,看著後山叢林間齊刷刷的幾排大棚雞舍,看著圍繞在諾大的土地邊上的籬笆圍欄,肖潔特有成就感。

在一個風和日麗草長鶯飛的下午,肖潔進購了一大批雞仔,拉在東叔的卡車頭後,唧唧喳喳浩浩湯湯的回到了村裏,這招搖過市的,引得一堆人都跑出來看熱鬧。

肖潔進的雞仔都是純純的土種雞,說白了就是偏野雞的種,這種雞身體比肉雞健康,性格比肉雞活躍,產蛋比肉雞少,蛋的個頭比肉雞小,長個長膘都比較慢,但是唯一有一點好,就是不論是肉質還是蛋質,都比肉雞強出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畜牧市場的那些人都勸肖潔買肉雞,要麼就是雜交雞,可是肖潔都拒絕了。肖潔想走的高端路線,他用五星級酒店的待遇養雞,以後這雞就一定得進五星級酒店的餐桌!那些高層級的餐廳都隻進純純的高質量土種雞。

折騰了大半天,小雞在吵吵鬧鬧中住進了它們的新家。村裏的少年聞訊都紛紛跑到了後山看小雞,久不經人氣的後山就這樣熱鬧了起來。

冼生剛下課,聽說了肖潔已經把雞仔進回來了。於是也跑去看了,來到後山就見一群人圍在籬笆外,肖潔和肖然兩個人正在院裏和雞食呢。

“肖潔哥,俺也來搭把手吧。”冼生擼起袖子走了過去。

“生子啊,作業寫了嗎?”肖潔都忙暈頭了,也沒有忘記自己是冼生的家庭教師。

“嘿嘿,還沒寫呢,俺想等肖潔哥忙完了,你看著俺寫。”冼生咧嘴一笑,露出了一口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