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顆金痣(1 / 2)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為:天、地、命。老道撿回來的那個孩子之所以被在夜晚遺棄就是因為他天生少了三魂,沒有三魂肯定活不過三歲。

老道發現他撿回來的孩子沒有三魂之後便連夜趕回了宗門用三種靈獸的精血為這個孩子續命,每三個月一次就這樣讓他活過了三歲並在他脖子後麵留下了三顆金色的痣。

老道為他取名為趙武雲,趙是隨了老道的姓,武雲取自無魂,無便是武之後取了魂的雲字。

春去冬來,不知不覺中男孩兒長大了,今晚便是他九歲的生日,三為級數若是他能活過三三之數便能堅持到下一個坎兒。

小武雲十分乖巧,從小就知道自己的命是老道續來的,而且不知道能不能活過今晚。縱是活過了今晚,二十七歲的時候老道也沒有辦法保證他一定能活下去。

北國有一座風景秀麗的大山,山本無名,山上有一宗門,其命為秋。於是這山便有了名這宗門也被人們喚做了“秋山宗”。

秋山宗內院的一座茅草屋內,一個少年手持一本書卷靜靜地借著桌上明亮的燭火入神地讀著。對麵坐著一個老者,同樣的姿勢,隻不過手邊多了一杯似乎無時無刻都在冒著水汽的茶杯。

夜就這麼靜悄悄地來了,不同於前院學子門練習的嘈雜,後院的生活總是安靜的。

小武雲聽著窗外傳來的陣陣蟲鳴,心不知不覺地飛到了別的地方。一個九歲的少年,麵臨他的第二次,也許是第三次的生死,心不可能不亂。

“雲兒,你的心亂了。”老道稍稍抬了下眼,輕聲說道。

“師傅,我怕。”少年低著頭,咬著已經有些發白的嘴唇說道。

老道起身坐到少年身邊拍了拍他的頭沒有再吭聲。

老道心裏很清楚,武雲不能修煉,大陸上的人都知道修煉是通過魂魄感知自然,魂魄和自然中的某個因素發生了共鳴才可以入道。小武雲沒有三魂,自然就不可能產生共鳴,沒有經過大自然淬煉過的魂魄本來就脆弱,又是逆天改命,這種逆天而來的事情強求不得。

心中雖然是這麼想但是他還是給了武雲一個堅定的鼓勵的眼神。

老道的思緒不禁地又回到了從前,剛撿回這個孩子的時候他動用了能用到的所有關係幫這個孩子續命,靈丹妙藥用了不知道多少,神獸精血不知道求了多少人,幾乎用光了他所有的寶物才換回這個孩子九年的生命。

有不少人覺得他一定是瘋了,這麼多年孤身一人太寂寞所以神經有點不正常才會用那麼多的天材地寶換一個沒有修煉前途的孩子九年生命。

老道不覺得可惜,他一直隻有一個想法,既然上天安排我遇到了這個孩子,那就是我門的緣分,出於什麼角度來說我都不能不管。

就這樣,老道從小教他知識,小武雲也乖巧,知道自己不能修煉後便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從三歲開始他用了五年的時間通讀了秋山宗所有的卷宗,老道為此專程去了帝都找那些文官大臣門要了許多典卷來給小武雲讀。

說也奇怪,在其他人眼中那些晦澀難懂的東西到了小武雲手裏不出幾天就研究了七七八八。這秋山宗出了個千年不遇的稀世神童的名號也就傳了開來,大陸上的人們無不歎息,真是天妒英才。甚至有人斷定,這個孩子如果能活過九歲去學院學習五年,之後考取功名的話,他將是史上最年輕的大學者,如果能活過二十七歲的話,他將是史上最年輕的宰相。

可是現實總是殘酷的,縱有千年不遇的天賦,但是閻王讓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少年翻看卷宗時竹筒的摩擦聲打斷了老道的回憶,眨了眨眼睛似乎眼角有些濕潤。

老道又一次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起身離開了,燈光把他的影子拉扯成一個長條,隨著關門的聲音消散了。

老道並沒有走遠,他坐在屋外的一塊大石頭上,每當他心煩的時候他總會來這裏看月亮。老道從懷中取出了一個葫蘆,一打開瞬間酒香四溢。

“紅毛老匹夫藏的好酒,老婆子,這是我答應你戒酒的第二百七十五年,要破戒了。”老道抬起手飲盡了壺中酒。

屋內的少年合上了卷宗,起身走到內屋,掌起了一盞燈,像平時一樣洗漱了一番換好了衣服躺在床上。

屋外的人月下獨酌略微有些醉意,屋內的人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

少年慢慢坐起身,開始研墨。

老道緩緩躺下身,對酒當歌。

“碧瑩潺潺水波瀾”“我本是那荒山上散淡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