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北京,天氣其實也是很不錯的,桃紅柳綠,雲淡風輕。
桑木背著個帆布背包,站在北京站的廣場上,抬頭望著天,表情略微有些失望。“這麼好的天氣,我家也有。”桑木暗自嘀咕著,“看來來的不是時候,沒趕上沙塵暴。”那時候桑木還不知道,其實沙塵暴這東西,在北京也是高級現象,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
正在抬頭望天的工夫,耳邊響起了一首熟悉的歌曲——《東方紅》,桑木回頭望向車站樓頂的大鍾,正是上午九點。
“還不錯,有毛-主席保佑,估計今天能挺順利。”人在前途不明朗的時候,往往會硬性地給自己找一些正麵的心理暗示,桑木也不例外,希望自己這樣想,至少也能彌補一下失望的心情。
桑木在廣場上轉了兩個來回之後,發現這裏除了旅館拉客的大叔大嬸比沈陽站多一些之外,也就屬眾多賣假發-票的還算得上是“北京站”這個景點的特色,於是越發覺得無趣,掏出手機打算先給堂兄打個電話。
桑木的堂兄叫桑田,比桑木大三歲,特種部隊的退伍兵,退伍之前是排長,現在在北京通州的一家谘詢公司當司機。桑木最終決定來北京,和這位堂兄有直接關係。
本來一開始,桑木隻是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意思,心裏想的是自己都二十七歲半了,最遠的地方居然隻到過法庫——沈陽北部的一個縣,還是去堂兄家串門。再加上出版公司的工作實在乏味,跟自己好動的個性嚴重衝突,總覺得自己這輩子要是就這麼過去了,那豈不是白來地球一趟?於是有一次就問桑田有關北京的事。
----------------------------------------------------------------------
要說解放軍特種部隊的排長,那可絕不是光身體素質過硬就能幹得了的。桑田聽桑木問自己北京的情況,立刻就在心裏把桑木這個看似隨口一問的問題提高到了戰略層麵來思考,敏感地意識到這位弟弟其實是不甘心過平淡的生活,想出去闖闖。於是直接就向桑木推薦了自己任職的那家公司——濟世谘詢有限公司。不但“極力”推薦,還幫著桑木力排眾議——其實除了堂兄,其他所有親戚都反對桑木離開家,去過一種看不清前途的生活。堂兄那股過分熱情的勁頭,直讓桑木聯想到電視購物的場麵,也一度產生過一種錯覺,懷疑這位哥哥是不是打算把自己拐跑賣了。
而對於堂兄推薦的這家公司,桑木確實不感興趣——“濟世”,俗!這倆字聽了就沒感覺。進而又覺得這應該是家中醫診所的名字,“懸壺濟世”,那是老中醫經常掛在嘴邊的四個字,“濟世中醫有限診所”聽上去明顯要比“濟世谘詢有限公司”順理成章。
挑剔歸挑剔,飯還是要吃的。桑木當時並不知道自己出去之後會是個什麼樣子,如果能盡快有個落腳的地方,總好過一開始就盲目地四處投簡曆。如果這家公司確實跟它的名字一樣沒意思,再騎驢找馬也來得及。這也是現在大城市裏草根階層的年輕人找工作的普遍規則,不是任誰能夠輕易逃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