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那名少女,毫不畏懼地望著長凡,眼中的怒火越來越盛。
長凡看著這位勇敢的女孩,也隻是微微一笑,隨後便加大力度,控製體內的元陽之氣快速的在老者體內遊走,修複著他那幹涸的經脈,五髒六腑。
半分鍾後,老人體內的器官已經恢複,而接下來就是老人胸口的碎石了!
隻見長凡左手捏住老人胸口的碎石,緩緩拉出,這一幕頓時嚇壞了那名老外,這塊碎石老人至死他都不敢碰,那是因為一旦取出,被割傷的血管就會流血不止,而卻會加快老人的死亡。
要是嚴重的話,對方會認為是因為得出碎石,老人出血而死,那將會惹上官司,那搞不好會有牢獄之災。
周圍的眾人見到長凡的舉動,不由紛紛尖叫起來,而那位少女更是將手緩緩移動到腰刀上,如果對方要是羞辱帕卓達吉的身體,她拚死也要給長凡來上一刀。
在西醫認為,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及腦死亡,就代表一個人生命的結束,而在中醫中,隻有體內元氣耗盡才能代表此人真正歸天。
就算你五髒六腑完好,沒有任何疾病,但沒有元氣的支撐,那也會死亡,因此才有了氣數已盡,無力回天的說法。
其代表人物便是民國時期,公認天下第一手的孫祿堂。
在1933年的某一天,孫祿堂忽然告訴徒弟,九月十六日將會是他駕鶴西去的日子。到了九月十六日,孫祿堂果然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孫祿堂死前毫無征兆,身體狀況極好。曾有一家德國醫院(現為北京醫院)為孫祿堂做了一次全身檢查,德國名醫史蒂夫在給孫祿堂做過一次檢查後,得出的結論是,他的身體並無任何問題,甚至比年輕人還要健康。
之後,著名中醫孔伯華給孫祿堂進行了詳細的診斷,也是一樣。
史蒂夫擅長西醫,而孔伯華擅長中醫,這一點,在中西兩個人看來,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
所以孫祿堂死得很自然,一點意外都沒有。
而這在修行人眼中,便是氣數已盡的表現,至於孫祿堂為何能精準知道自己的死期,那是因為孫祿堂晚年已經由武入道,能感知體內所剩的氣數,自然也能推算出自己的死期。
而這位老人情況卻不一樣,雖然已經有七十歲的高齡,但體內元氣還是留有一部分,並未耗盡,隻是因為朝聖勞累,再加上受傷,這才進入假死狀態。
不過這也幸好是遇到了長凡,隻怕再耽擱半小時,假死也要變成真死了!
他左手中的元陽之氣瘋狂地湧入了老人的胸膛,在陽氣的滋潤下,他體內受損的經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複著,隻是幾個呼吸的時間,他身上的傷口就已經結痂。
不過這一切都被衣服所阻擋,沒有一個人發現其中的端倪。
長凡見老人體內氣息已經恢複正常,於是也不再停留,站起身形,轉身便走,繼續著自己的修行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