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烏雅氏和宜妃郭絡羅氏並肩走下來。
寒風吹在她們的臉上,吹起她們的衣擺。比寒風更冷的,則是她們兩個人的眼神。
對手就在身邊。
她們都明白,最後剩下的,就是她們兩個之間的較量。
郭絡羅氏瞥了烏雅氏一眼,加快自己的腳步,走在烏雅氏的前麵,想要在氣勢上麵壓倒烏雅氏。烏雅氏隻是淡然一笑,並不在意。
這些不過是無謂的小事。誰的兒子能夠當上皇帝,那才是最後的贏家。
烏雅氏一邊走著,一邊想著。她有兩個兒子,胤禛和胤禵,她不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某一個兒子需要吟誦七步詩,她不想成為卞氏。
胤禛與胤禵,她究竟要幫哪一個?
胤禛年長,心思縝密,行為處事都讓她很放心,況且胤禛是孝懿仁皇後佟佳氏的養子,如果胤禛當了皇帝,那麼佟半朝家族也會支持胤禛的。胤禵雖然能文能武,才幹不低於胤禛,但畢竟年輕尚輕,再加上他性格外向,恐怕會在這場殘酷的鬥爭中受到傷害。
烏雅氏下定決定,無論是胤禛還是胤禵,她都不能讓他們受到傷害。
晚上,烏雅氏坐在康熙身邊,替康熙按摩他浮腫的雙腿。康熙閉著眼睛,用手拍打著自己的額頭。
“皇上,您怎麼了?頭痛嗎?”烏雅氏問道。
“恩。”康熙回答道,“頭痛得厲害。”
“那臣妾去傳太醫吧。”烏雅氏說道。
“不用了。”康熙說道,“是朕想的事情太多,所以才頭痛的。西部邊境又不安定了,看來,朝廷不用兵是不行的。”
烏雅氏聽了這話,想了想,說道:“皇上,臣妾知道,您為國事而煩勞。但是,臣妾有一件家事,還是想勞煩皇上。”
“你說吧。”康熙說道。
“皇上,能不能請您,也把胤禵圈禁起來。”烏雅氏說道。
康熙睜開眼睛,一臉的疑惑,問道:“為什麼?”
“臣妾有些害怕……怕胤禵留在京城會卷入朝廷的紛爭,到時候身首異處。與其這樣,還不如就像胤祥那樣被圈禁起來,也可以保護胤禵。”烏雅氏說道。
“原來你早就知道了……朕之所以圈禁胤祥,是為了保護他……”康熙說道。
“是的。臣妾早就知道了。皇上,為什麼您不把胤禵也圈禁起來呢?難道您不怕胤禵受到傷害嗎?”烏雅氏問道。
“胤禵到底是你的兒子,朕不忍心。”康熙說道。
“可惜我們大清與明朝不同。皇子不能出京到藩地去。要不然,讓胤禵遠離京城這個是非之地,也是好的。”烏雅氏說道。
康熙聽了烏雅氏的話,沉思了一會兒,又開口說道:“紫韻,你不用替胤禵擔心。朕會好好保護他,不讓他卷入朝廷的紛爭的。”
烏雅氏的嘴角露出微笑,繼續替康熙按摩他浮腫的雙腿。
康熙五十七年春,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喇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向康熙求援,請求清朝發兵救援。康熙任命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征討策妄阿喇布坦。
烏雅氏坐在同順齋,聽小安子向她描述著胤禵率軍啟程時的場景。康熙替胤禵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命令所有的滿漢文武大臣,諸王以及親貴們都聚在午門外,替胤禵送行。
不知道是不是烏雅氏的那幾句話起了作用。康熙讓胤禵出征,正好讓胤禵遠離京城內的是非,同時也曾加了胤禵的聲望。
胤禵遠征青海,遠離了京城的政治鬥爭。烏雅氏相信胤禵不會在戰爭中受傷,胤禵一定會平安歸來。剩下來的事,就是讓她的胤禛勝過郭絡羅氏的胤禟。
烏雅氏苦思著,與胤禟相比,胤禛的優勢在那裏。胤禛比胤禟年長,比胤禟沉穩,辦理的政事比胤禟要多。雖然胤禟的身後有郭絡羅氏家族撐腰,但胤禛也有佟佳氏家族的幫忙。在此刻,烏雅氏第一次因為佟佳氏收養胤禛而慶幸。但她也聽到傳言,說佟佳氏一族的隆科多是個兩麵三刀的人,不可信任。
如果隆科多臨陣倒戈,那該怎麼辦?
烏雅氏不喜歡與別人做交易,因為她知道,就算是雙方達成協議,也有不守信用而毀約的人。所謂的交易,其實是最不牢靠的。
真正的決定權在康熙的手裏。隻要康熙做了決定,那一切都不必擔心。又該如何讓康熙認定胤禛,而不是胤禟呢?
“娘娘,您看看這幾件褂子怎麼樣?我給您的孫子們做的。”夕顏抱著三件褂子走過來。
烏雅氏接過這三件褂子,看了看,笑道:“真是勞煩你了。你的針線活做得越來越好了。”她想到了胤禛的三個兒子,他們個個聰明伶俐,尤其是弘曆,年紀雖小,但為人處世都極為老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