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論功行賞(2 / 2)

“長孫無忌,一路跟隨,勞苦功高,今封長孫無忌左武候大將軍,齊國公,食邑一千三百戶。”很是簡短的評價,但是卻比那花團錦簇,字字珠璣的評價來的實惠得多,因為這是不拿他當外人看呢,要不然不會一句勞苦功高就將他的功績全蓋過去了,而直接封了個齊國公,食邑一千三百戶了。

之後秦瓊封翼國公,左武衛大將軍,食邑一千戶。秦叔寶雖然沒來,但李世民陛下的賞賜卻一點沒少。

秦瓊之後,卻是杜如晦,這位臣,而不是衝鋒陷陣的將軍,這也是出於武之間的考量,要是前麵封了一連串武將,後邊臣在一連串顯得臣不如武將似的,長孫無忌其實也是武職,這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隻是現在開始轉向職了。杜如晦封為蔡國公,進兵部尚書。

其餘人也有封賞,如尉遲恭封為鄂國公,段誌玄褒國公,劉弘基夔國公,房玄齡為書令等等,就連程咬金也撈了個盧國公的爵位,而且食邑居然比起秦瓊少上那麼一點點,有八百戶,除此之外還值得一提的是侯君集,這個一直陰惻惻的家夥,當初玄武門的時候就躲在暗處,抽冷將前來支援的太率統帥王匡給結果了,這家夥被封為潞國公,食邑七百戶。

這些大臣跟隨李世民陛下一路打江山,在血與火打下了大唐江山,現在就是收獲的時候,而郭明宇隻能待在一旁等著,好在小黃門嗓亮,他還是聽的真切,一個個都升官發財,加官進爵了。

“藍田縣子爵郭明宇少年英武,忠勇護國,封寧遠將軍,欽此。”隻聽小黃門一念,郭明宇頓時叩拜,五品官不錯了。

不管怎樣,這幫大臣是各個撈足了好處,那麼接下來恐怕就是李世民陛下的兒子李承乾他們這些人了。

在李世民陛下的授意之下宣諸皇子皇女進殿麵聖。

聽得聖召,中山王李承乾當仁不讓的走在了第一位,之後居然是李泰這個小胖,這是為何呢?在這裏不得不說一下這個注重出身正統的時代,作為剛剛冊封的皇後的嗣,李泰在這個時候地位比起被冊封為顯才貴妃的生下的李佫要高。所以第二位被小胖站了去。

“冊封,李承乾為太子。入主東宮!李泰為魏王,李恪為吳王,李佑為燕王。李愔為梁王。”這一次沒讓小黃門代替,李世民陛下親自站起身來說道,這也表示對自己兒的期望。

“冊封,李麗質為長樂公主,………………李念微為豫章公主!”一大堆的兒女被他親自各自冊封,然後就等著小家夥們納頭朝拜。

冊封儀式完成,李世民陛下要處理政務了,小孩子這個時候就該離去,所以李承乾等人就被趕出了太極殿。

太極殿內,李世民陛下頒布了第一道聖旨,就是將朝會地點改了,不再在太極宮上朝了,而是搬到離太極宮比較遠的立政殿,而太極宮就將作為李淵的住所,成為太上皇養老的地方。

群臣對這一點沒有什麼反對,因為新天子上來,肯定要做出一些改變,要是一成不變的豈不是沒了存在感?所以對於上朝要多走幾步路也沒人提出異議,就這樣輕鬆的通過了第一道決議。

除了地點,其餘的倒是沒啥更改,隻是今天新冊封了不少的官員,朝野定然是要有一陣的風波,這些都是手下人的事了,李世民陛下不管那麼多,他隻要等上一段時間,相信他手下的那一幫才華出眾的追隨者定然會掌握住他們各自部門的要害,整個朝堂將被他徹底掌握,雖然免不了還會受到世家大族的製肘,但是主動權卻已經偏轉到他的手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