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工藝和陶瓷工藝(1 / 1)

微晶玻璃工藝和陶瓷工藝

采用微晶玻璃工藝製造雲母質可加工材料需要通過熔融—澆鑄—退火—結晶等過程,形成含有大量雲母微晶的微晶玻璃。隨著製品尺寸的增大,獲得完整、理想微晶材料的難度也越大:由於玻璃體導熱性差,澆鑄厚,長型製品容易在製品中產生巨大的殘餘熱應力,從而造成材料碎裂。同樣,由於導熱性差、製品過厚可造成退火和微晶化過程不均勻,引起材料性能降低,甚至碎裂。當前用這種工藝通常隻能生產出最大直徑150mm、長度200mm左右的柱狀材料。

另一方麵,通過陶瓷工藝製造大型、致密材料已有很多成熟的經驗。陶瓷工藝從粉體開始,通過成型、幹燥、燒成等步驟,逐步將粉體內的空隙排除,燒成時的高溫使晶粒長大,最後形成致密的固體。在分段的各個工序中有多種工藝手段可以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控製,對製品的尺寸不像微晶玻璃工藝那樣敏感。此外,微晶玻璃工藝需要先將物料熔融,其溫度遠遠高於陶瓷工藝的燒結溫度,從能量角度考慮,微晶玻璃工藝製備的材料從高溫到室溫需要散失的能量遠遠高於陶瓷燒成後散失的能量。如果控製不當,大量能量如果不能平穩地以熱能形式散失到周圍環境中,就很容易轉變成斷裂能使材料發生開裂。陶瓷工藝中製品的熱能散失較小,因而問題不如生產玻璃那樣嚴重。